


过去5年来,香洲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全区经济呈现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从754.26亿元增长到1025.1亿元,增长了36%;人均GDP从1.36万美元增长到2.01万美元,增长了48%;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5年来累计支出114.3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
从2011年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从754.26亿元增长到1025.1亿元,增长了36%;人均GDP从1.36万美元增长到2.01万美元,增长了48%。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2015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5.46亿元,5年翻了一番;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6亿元,5年增长了88%。连续5年招商引资工作全市排名第一。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出台鼓励高企培育、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总部经济发展等系列产业政策,共投入产业扶持资金6.5亿元,重点扶持“三高”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全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逐步形成了以格力电器、赛纳科技、金邦达、许继电气等企业为龙头的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电子信息、智能电网等六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高端空调等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6.93亿元,5年增长了63%。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大力推动产业项目建设,赛纳打印机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投产,华发商都、中海富华里、扬名广场二期、沃尔玛珠海乐世界、诚丰广场等城市综合体项目投入运营,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喜来登酒店、万豪酒店等高端会展、酒店业项目相继开业。大力推进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世邦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之心”等12个项目加快建设,钰海环球金融中心、蓝海金融中心等项目已建成。坚持招大选优引强,成功引进丽珠圣美医疗科技、沃尔玛亚洲不动产、飞马传动等优质项目。加大征收补偿工作力度,完成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广珠城轨延长线、西部沿海高速月环支线延长线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征收补偿工作。
高企总量284家全市第一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抓手,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截至2016年,香洲区三批次高企申报认定并进入公示阶段达192家,全区高企总量将达到284家,占全市高企总量的36%,高企增幅达127%,发展十分迅猛,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香洲区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批企业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取得突破。目前,全区共建成公共技术平台14个,新型研发机构5个,孵化器12.33万平方米,新增各级企业工程中心、技术中心10个,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11人,引进诺奖得主1名,新引进4名博士后,新建设3个博士后工作站。
民生优先 普惠共享
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5年来累计支出114.3亿元,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投入43.2亿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成十一中、凤凰小学、凤凰幼儿园等5所公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启动建设凤凰中学、二十三小、梅华幼儿园等5所公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新增优质学位6990个,通过积分入学招收异地务工人员子女2.2万人,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评估。
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普惠性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成功处置登革热等突发疫情。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程,连续5年顺利通过省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坚持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总投入达16.8亿元的328个项目得到全面落实,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入学难等热点问题。
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全区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2.27万个。扎实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被征地农民(转产渔蚝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户籍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大力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全区860户困难家庭获得廉租房实物配租,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258万元。全面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累计发放低保金、救济金和优抚金1.45亿元。扎实推进对口帮扶惠来县、阳春市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扶贫双到”工作任务,各对口帮扶点全部被省评为优秀。
巩固生态优势 提升城市品质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完善城管执法、市政养护等考核办法,对情侣路、圆明新园周边等重点路段和区域实施严禁区域管理,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集中整治“六乱一占”违法行为,完成888商业街、正方商业小街升级改造,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扎实推进“两违”专项整治,依法拆除造贝白云路周边等区域的各类违法建筑147.45万平方米,清理违法用地5596亩,拆除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招牌15.4万平方米。加强农贸市场规范管理,完成为农等51家市场改造升级和环境提升。加强市政设施维护管养力度,对龙舟街等老旧街巷进行综合维修改造,在主次干道沿街增设4700张便民休闲木椅。着力改善环卫基础设施,建成80座垃圾压缩中转站、700座环保垃圾屋。
巩固提升主城区中心地位
珠海市第八次党代会对香洲区提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进一步“巩固提升主城区中心地位”的新要求。面对新形势,香洲区提出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自觉担当“巩固提升主城区中心地位”的使命,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走在前列。作为珠海主城区,香洲区要继续发挥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和“三旧”改造,着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创香洲发展新优势。
六大组合拳创出“新香洲”
新的一年,香洲区创新驱动发展计划在六大方面下功夫。
一是产业方面。计划围绕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物联网等高端新型信息产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香洲新的增长极。
二是技术方面。将着力支持德国人工智能中心珠海研究院、暨南大学物联网研究院等一批国内外先进研发机构加快发展,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香洲区转化。
三是政策方面。将出台香洲区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加大力度有力推动全区创新发展加速前行。其基本框架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集聚、对外开放4个板块。
四是实现项目突破,将重点推动格力国际智能制造基地,艾派克总部基地、西北工业集团机器人减速器等一批装备制造项目早日建成投产,着力形成香洲区创新发展新动能。
五是将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供给体系,努力让更多人才在香洲区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六是发展空间的问题,将推动出台“两带一区”旧工业区改造空间规划和鼓励政策,大力推动“工改工”、“工改产”,严格控制“工改商”,严格限制“工改居”,切实让更多空间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倾斜。未来5年,打造一个创新引领、活力迸发的香洲。
3.5亿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2017年将安排3.5亿元创新发展扶持资金,引导企业明确创新方向,激发创新主体活力。通过高企认定的企业给予70万元资助,对培育入库的企业给予20万元资助,对从市外整体搬迁至香洲区落户的高企,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推动。2016年香洲区在高企培育方面投入了1.6亿元,有力推动了企业发展为高企。
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成为高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格力电器、赛纳科技等重点企业为主导,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大力开展“翼企飞翔”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帮助锐翔电子等1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取得良好效果。积极通过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平台,培育更多企业“种子”和“雏苗”,帮助企业茁壮成长。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对高企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创新服务模式,加强政府在科技金融上的引领作用。
5年引进培育百名高层次人才
进一步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培育100名高层次人才,1000名海归人才,10000名技能人才。
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的配套奖励,对引进培育的“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人才、省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200万、100万、50万和30万元的配套奖励;对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给予最高20万元工作津贴,并根据创业实际,给予最高240万元创业前期费用补贴、场地租金补贴等配套扶持;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到2020年落实不少于1000套人才公寓,提供给在香洲创新创业的高端产业人才租住,如果选择自行租房,则可享受连续5年每年最高3.6万元的租房补贴。在珠海首次购房的高端产业人才,可享受最高30万元购房补贴。在香洲就业的应届毕业大学生,给予1.2万元房租补贴。
向“三旧”改造要发展空间
2017年将出台“两带一区”旧工业区改造空间规划和鼓励政策,提升主城区功能和品质。“一带”就是前山-南屏创新创业产业带,在这里鼓励、引导发展新型产业,严格控制开发商业综合体,严格限制开发商品住宅及其商业配套,将其打造为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另外“一带”就是推动九洲大道高端服务业集聚带,将其打造成为总部经济、科技研发、金融商贸、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区。“一区”,就是香洲北工业区,将对其实施以整治改造为主的产业提升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一园两中心”的转型升级。香洲区有南屏科技工业园、前山商贸物流中心以及洪湾商贸物流中心三个园区,也是香洲区实现创新发展的主要载体。未来几年,将加大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力度,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园区向高端发展。大力提升南屏科技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高端制造和创新基地;洪湾商贸物流中心将发展研发、创意、无污染生产等创新型产业,积极打造新型产业中心;前山商贸物流中心,鼓励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新型产业。
加快南湾地区发展。抢抓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的历史性机遇,推动发展空间“南进”,加快南湾地区发展。
做强“楼宇经济”
出台鼓励楼宇经济发展办法,盘活大量的写字楼,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引进总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推动楼宇经济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今年,香洲区计划与仁恒滨海中心、保利达、中海富华里等大型办公楼宇合作,作为香洲区楼宇经济发展试点,做强楼宇经济。
利用主城区综合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新型信息产业等优势产业。利用旧工业区改造、楼宇转型需求等现有空间的产业,发展占地面积少、人员素质高、单位产出大的产业,比如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机器人自动化等高端信息产业、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产业,这是未来香洲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数据
截至2016年11月底,香洲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3.07亿元,同比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6亿元,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7.02亿元,同比增长10.9%;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511.19亿元,同比增长10.2%。2016年,香洲区三批次高企申报认定并进入公示阶段达192家,全区高企总量将达到284家,占全市高企总量的36%,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全区共建成公共技术平台14个,新型研发机构5个,孵化器12.33万平方米,新增各级企业工程中心、技术中心10个,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11人,引进诺奖得主1名,新引进4名博士后,新建设3个博士后工作站。
链接
香洲区2016年大事记:
●狮山街道市民艺术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陆续启动全区9个镇街市民艺术中心建设。
●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成功引进一达通、中电-敦煌等外贸综合平台,实现外贸出口的平稳持续增长。
●建成十一中、十三中学、凤凰小学、凤凰幼儿园等5所公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启动建设凤凰中学、二十三小、梅华幼儿园等5所公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新增优质学位6990个。
●2016年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分为翠香、香湾、南屏、梅华和吉大5大片区,占地面积约85万平方米,全面开展民意收集调查工作,完成测量、勘察、立项及设计等前期工作。
2017年创新驱动工作计划:
●安排3.5亿元创新发展扶持资金,引导企业明确创新方向,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进一步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培育100名高层次人才,1000名海归人才,10000名技能人才。
●出台“两带一区”旧工业区改造空间规划和鼓励政策,提升主城区功能和品质。
●推动南屏科技工业园、前山商贸物流中心以及洪湾商贸物流中心“一园两中心”的转型升级。
●加快南湾地区发展,抢抓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的历史性机遇,推动发展空间“南进”。
●出台鼓励楼宇经济发展办法,盘活大量的写字楼,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引进总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推动楼宇经济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撰文 特区报记者 古春婷
摄影 特区报记者 程 霖
Tags:香洲 洲区 区凝 凝心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