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视点:多维一季度数据释放三大积极信号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市场对经济的内生动能和增长韧性愈发关注。在此背景下,近日亮相的多项金融、外贸等数据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有力地“回应”了市场关切,提振了市场信心和社会预期,释放了三重积极信号。 首先,多维数据印证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未变。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一季度多项金融数据表明我国实体经济持续回暖。从资金需求端来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37万亿元。社会融资增量反映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变化,该指标多增显示企业、居民等主体的资金需求出现诸多积极变化,也折射出实体经济需求持续回暖。从资金供给端来看,3月末,反映社会资金活化程度的M1同比增长1.6%,比上月末高1.5个百分点,这也与企业经营活力回升等因素有关。 与金融数据相呼应的是,3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程度均有提升,其中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达50.5%,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此外,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达10.3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金融数据与其他经济指标相互印证,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劲韧性。 其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力有效,且将持续显效。 自去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通过多类货币政策工具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效果明显,这在社会融资“量”、“价”及资金传导通路上都有反映。从“量”来看,一季度,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净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均实现同比多增。从“价”来看,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3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0%,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 从资金传导来看,M2和社会融资是观察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互动的“一体两面”:M2侧重货币供给,社融侧重融资需求,二者共同刻画了资金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循环。一季度,M2与社会融资增速基本匹配,表明货币供给有效转化为实体经济融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通路顺畅。从趋势来看,当前金融监管部门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金融对实体经济维持有力有效的支持态势有望持续。 最后,政府债券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一季度金融数据的另一亮点是政府债券净融资显著增长,达3.87万亿元,同比多增2.52万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有力支撑。考虑到支持国有大行注资的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府债券将在后续陆续发行,政府债券的支撑作用有望进一步延续。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政府债券融资的发力对推动实体经济稳增长有深远意义:一是拉动有效投资,通过基建等项目创造需求,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复苏并增加就业;二是注入流动性并改善市场预期,通过工程款、采购等渠道转化为企业收入和居民消费,同时释放政策稳增长信号;三是优化经济结构,资金投向新基建、民生短板和绿色转型等领域,兼顾短期刺激与长期动能培育。总之,政府债券融资扩容将通过“投资—收入—消费”循环助力实体经济企稳回升。 总体来看,这些数据印证了我国经济向好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新挑战,但宏观政策工具箱依然充足,笔者坚信,我们有能力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