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的各大展区,服务消费的“立体图景”扑面而来。围绕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领域,观展者能够近距离体验“看得见、摸得着”的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场景,激发服务消费新潜力。

这些递进式的“消博变化”,正是五年间展会从“商品展销”迈向“服务创新”的生动注脚。正如参展商刘曦宇所言:“消博会每个展台,都是一个服务消费的微缩生态模型。”

观展者体验滑雪,科技助力体育消费升级。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观展者体验滑雪,科技助力体育消费升级。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服务消费是指人们用于支付社会提供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今年消博会上,以服务消费为“线”“串”起了银发经济、低空经济、健康养生、体育赛事等新消费场景。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服务消费保持着较快增长态势,服务零售同比增长4.9%,旅游服务、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消博会的“服务基因”,藏在展区的“进化密码”中。在英国馆面积扩容的背后,是从威士忌酒品展示到高端医疗服务体验、奢侈品定制服务的升级,带来了“全链条服务解决方案”。

传统产业的“服务化转身”同样精彩。北京展区内,一位体验者手持数字藏品证书,感慨道:“老字号的新服务,让历史文化变成了能触摸、可带走的生活方式。”

国潮新消费带来科技文化消费新理念。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国潮新消费带来科技文化消费新理念。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在“浙江精品”历史经典主题展区,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推出独具特色的中药咖啡“开个方子,如意一参”。现场观众不仅可以品尝中西结合的独特味道,还能体验专业中医把脉问诊,了解中医文化。

这种将传统中医“望闻问切”服务与现代饮品消费结合的模式,正是参展商从“卖产品”到“卖健康服务”转型的缩影。

“我们推动‘品质标浙江服务’,在检验检测、物流等领域培育服务品牌,2024年发放的‘质量贷’已惠及3000余家企业。”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副处长陈晓丹接受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政策赋能正在加速产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型。

记者感受AI赋能体检报告的智能化分析。人民网记者 黄盛摄

记者感受AI赋能体检报告的智能化分析。人民网记者 黄盛摄

面对老龄化浪潮,消博会特设康养服务专区成为人气焦点:适老化马桶自动生成健康数据、营养厨房根据数据定制餐食、AI健康管家提供全周期管理方案……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常面临消化和营养问题,政策支持和科研创新正在共同应对这一难题。”在展会上,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副秘书长、临床营养学博士许卓表示,我国在健康营养食品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各地正积极进行创新。比如,博鳌乐城开出的首张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处方,就是一个积极的例证。

中福协文化养老分会副会长田娜表示,银发经济正从传统“养老”转向“敬老”“备老”来设计产品和供给服务,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针对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我们可以将书法、八段锦等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设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研学体验,提升服务消费的广度、深度与温度。”她说。

在展会上,健康服务领域同样亮眼。在深睡小屋体验区,慢波睡眠机静静运转,负责人指着电脑屏幕介绍说:“通过荷电粒子流技术,让载能粒子以特定频率与大脑慢波共振,在家就能构建‘无药物干预的睡眠微环境’。”这种智能睡眠解决方案,为“科技与健康服务”相结合提供了新的探索和想象空间。

新兴领域的服务创新充满未来感。一款搭载ESG专项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不仅能解析全球碳关税政策、ISO14064标准等复杂文件,更可通过企业上传的能源消耗数据,自动生成包含碳足迹追踪系统部署方案、碳汇交易路径规划的“绿色转型服务包”。

记者体验低空经济的应用消费场景。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记者体验低空经济的应用消费场景。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消博会上,服务消费的“双向开放”图景格外动人。消费上的国际合作不再局限于商品贸易,而是深入到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层协作。

正如展馆外的海风永不停歇,我国消费升级的浪潮奔涌向前。这或许就是消博会给出的答案:以服务之笔,绘就开放共赢的新蓝图。

观展嘉宾体验科技消费新产品。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组委会网上新闻中心供图

观展嘉宾体验科技消费新产品。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组委会网上新闻中心供图

Tags:服务 消费 展现 更大 潜能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