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孙阳)“AI大模型使知识获取变得容易,这将推动教育必须从‘知识传授’转向‘高阶能力培养’。”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黄华在日前举行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教师应善用人工智能技术工具,专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去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在会上表示,生成式AI将改变青少年的科学思维模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将加速教育和资源公平,要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学全流程。

今年以来,多地积极部署人工智能教育方案。北京市教委出台《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计划从今年起,通过创新培育“京娃”系列智能体、全覆盖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打造一批“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助管”应用场景等系列举措,全方位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4月10日,广东正式发布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两素养1纲要”方案,明确中小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原则上,小学一到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小学五、六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初中七、八年级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高中阶段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术等国家课程实施基础上,在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两周一课时。

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介绍,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包括数字教师、跨模态内容生成等创新形式。“人工智能的24小时可用性和多学科覆盖能力,将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王元卓表示,AI与教育融合过程中,也要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据了解,2024年,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深圳叉子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支持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已在北京、苏州、河南等地试点支持30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建设。研讨会上,深圳叉子科技公司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捐赠70套“全都会”AI智能教学系统平台,支持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张达表示,要发挥社会各界合力,推动形成“政策引导、企业支撑、学校实施、公益助力”的协同发展生态。

Tags:人工 人工智能 注重 高阶 能力 培养 智能 加速 融入 入教 教育 教育业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