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被称作“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近年来,我国华北平原、汾渭谷地等不少地区,一度干涸、断流的泉眼又“活”了过来,潺潺的泉流,为大地增添生机,为江河注入清流。而这一切都源自一项持续多年的努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置换水源、严控超采,干涸多年的千年古泉复涌 清明时节,冬麦新绿、嫩柳舒条。在陕西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街子村南的药王泉池,清澈的泉水一股股地涌出。 满脸喜悦的村支书胡国胜热情指点说:“这周围附近,还有油坊泉等三口泉水咕咕往外冒呢!” 富平县药王泉池复涌。受访者供图 “四口复涌的古泉位于温泉河街子村段。”齐村镇党委书记齐杲回忆,小时候这片区域流水潺潺、垂柳依依,泉眼众多、不歇奔涌。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泉水干涸了。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水成为富平经济发展的主要水源,地下水位下降,是温泉河古泉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富平县水务局局长刘天奇说。 2000年以来,东雷二期抽黄灌区为富平县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全县农业灌溉水源由以地下水为主转换为以地表水为主。 “监测数据显示,富平超采区地下水位从2015年的57.28米恢复至2024年41.80米,升幅15.48米。”渭南市水资源工作中心主任权医平介绍,富平超采区水位较治理前大幅回升,干涸近40年的温泉河泉眼重现涌流。 温泉河古泉复涌成为我国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泉域治理保护的一个缩影。 北京断流多年的陈家庄泉等81处泉眼实现复涌;2023年,汾渭谷地山西晋祠千年古泉30年来首次复流;1982年断流的河北邢台百泉,自2021年7月以来持续复涌,形成水域面积约790亩……多地泉眼出现复涌。 涌在地表,功在地下。水利部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显示,与2015年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结果相比,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总体下降,超采量、超采程度显著降低,本次地下水超采量较上一轮减少50.3亿立方米,减少31.9%;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8.83万平方公里,减少51%。 生态补水、配套法规,助力泉水持续喷涌 4月2日上午,地处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卧虎山水库一孔溢洪闸门开启,奔腾的水流顺势而下,汇入下游的玉符河中。 卧虎山水库。受访者供图 济南的地形南高北低。卧虎山水库位于南部山区三川汇流的玉符河河口,水库下游的玉符河是泉水补给区重点渗漏带,卧虎山水库承担着间接补给地下水的重任。 “现在正是春季枯水期,水库加大下泄水量到每天25万立方米,今年已向玉符河补水700万立方米。”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卧虎山水库服务处处长陈鹏介绍,自2002年实施生态补源以来,卧虎山水库已累计向玉符河补水5.2亿立方米,助力趵突泉等泉水持续喷涌21年。 在河北省邢台市大沙河上游,一道道堰坝或曲或直,横在河流中央,滞蓄着从西部山区流下的河水。 “2023年,在查明百泉泉域河流渗漏段地层结构、岩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启动沙河拦渗工程,选定在沙河强渗漏段修建11道滞蓄滚水堰,为百泉泉域补充地下水源,预计每年可为泉域补充地下水2000万立方米。”邢台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李绍铭介绍。 2024年11月,邢台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邢台市百泉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草案)》,这是河北省就泉域保护的首次立法,下一步将报请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 “此次条例对泉域保护范围内分类制定差异化管控,建立泉域监测系统,实施泉坑岸线生态建设等内容,力争开创泉水保护利用管理的新局面。”邢台市水务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路雷说。 节水优先、科技赋能,长涌的泉水带来多重红利 轻点手机屏幕,电子水阀打开,喷灌杆开始匀速旋转给作物浇水……在富平县流曲镇流曲村,种粮大户田忠强正在使用水肥一体化喷灌设备浇小麦地。 “现在想啥时浇水就啥时浇水,不光省时、省水,还省钱。”田忠强感触颇深。 在流曲村,田忠强流转了140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2021年他开始安装喷灌设备,一年下来,一亩小麦可节水约200立方米。 在富平农村,像田中强这样开展节水灌溉的场景并不少见。 “我们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节水办副主任邬亮说,济南建设节水型企业、节水型高校、节水型社区等各类节水载体772个,实现全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全覆盖,城市供水的地下水地表水占比从8:2逐步变为2:8。 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为泉水保护增添了技术“羽翼”。“济南在趵突泉、白泉等泉域建成了213个地下水位监测点,形成比较全面的地下水水位监测体系,水位监测数据同步上传至济南智慧水务平台大数据中心,”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保护处处长潘炳江说,“可以远程分析、管理泉水保护数据。” 针对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的百泉泉域,邢台市基于国产GIS(地理信息)技术,建成百泉泉域综合管理平台,搭建数据服务中心、预警报警、决策指挥等六大功能模块,实时掌握主要泉眼状态,实现对邢台市岩溶水的精准管控。 泉水是资源,更是财富。富平街子村莲藕种植历史悠久,泉水莲藕“富平九眼莲”是地理标志品牌,胡国胜说:“古泉复涌,做大做强‘富平九眼莲’更有信心了!” 百泉鸳水公园内复涌的银沙泉。受访者供图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