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珠海高新区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各项工作。


   会上,副市长、高新区党委书记张宜生指出,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珠海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加快建设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关键一年。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抢抓机遇、担当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开创珠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刚刚闭幕的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珠江西岸核心城市。高新区将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创区建设主平台作用,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壮大实体经济,争当珠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排头兵。

   副市长、高新区党委书记张宜生提出,要争当排头兵——

   抢抓机遇 敢为人先

   “珠海正历史性地站在大湾区的中心节点上,高新区作为全市创新驱动主引擎和自创区建设的主平台,又处于大湾区创新交汇桥头堡的核心位置,一定要倍加珍惜、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举措,始终走在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最前列”,在昨天召开的2017年高新区工作会议上,张宜生强调,高新区正处于提质进位的关键时期,必须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为争当珠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他说,争当排头兵必须全面汇聚人才、资本、项目、土地等创新资源,不断增强吸引高端创新资源能力和持续的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实现由当前“跟跑为主”向“跟跑与并跑并存”甚至“局部领跑”转变;必须持续壮大实体经济,通过着力打造一批集聚力强、创新链长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创造更加公平的法治化市场营商环境等方式,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他要求全区党员干部要将敢为人先和善于领先的精神融入到干事创业全过程,在思想观念、发展举措、方式方法上创新,“对有利于引领创新发展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力争思想观念走在前列、行动实践走在前列、工作实绩走在前列。”

   具体来说,就是以五大举措推进争当排头兵行动。

   一是统筹把握做强特色与补齐短板的关系,在构建开放型创新型经济体系上走在前列。包括打造产业人才聚集区,努力实现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批团队、兴起一个产业目标;建设区域科技金融中心;树立创业孵化新标杆,今年力争全区孵化器总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完善开放型创新体系。

   二是统筹把握优化存量和做大增量的关系,在持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上走在前列。要着力园区提质扩能增效;强力打造新百亿级产业集群,将今年确定为“大项目推进年”,力争引进产值超百亿元的投资项目,尽快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坚持品牌和质量强区,实现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跃升。

   三是统筹把握创新创业和生态宜居的关系,在建设高品质科教新城上走在前列。要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力争3年内建成全面对接深中通道、兴业路、金琴快线等主干路网,加快完善金鼎、科创海岸、前环等各园片区内部循环路网、文体活动场所和生产生活服务配套等;加快建设特色创新小镇,形成创业即生活、创新即工作的新模式,全力打造产业文化社区互动的创新小镇;创建更有品质的宜居环境,让碧水蓝天成为科教新城永不褪色的名片。

   四是统筹把握均等普惠和优质民生的关系,在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上走在前列。包括实施民生托底工程,让群众“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实施公共服务优质供给工程,持续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和公共文化的投入,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等。

   五是统筹把握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在改革攻坚上走在前列。要坚持把握大局系统推进改革,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及深化行政管理改革。

   2017:出实招硬招实现新突破

   在昨天的会议上,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川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说,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港珠澳大桥通车、深中通道动工、国家自创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切实发挥国家自创区建设的主平台作用,重点在提振实体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拿出实招、硬招,取得新突破,争当珠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的排头兵。

   会议提出,高新区要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抢占行业制高点上取得新突破。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产业发展高端谋划,建立总规模1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前瞻布局若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三年内形成3到5个链条完备、集聚能力较强的特色园中园,吸引更多针对特定产业的研发服务、技术服务类企业向园区集聚;重点培养一批“明日之星”企业、“小巨人”企业,加强企业培育后备库建设;重点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和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作为国家级自创区和珠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高新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包括积极探索政策创新;推动孵化载体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建立“孵化器+风险投资+公共平台”的运营模式;从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重点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思路;发挥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内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活跃“双创”浓厚氛围,搭建集“创新路演+创业培训+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珠海全球路演中心。

   为贯彻落实开放引领战略,高新区将在理顺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具体措施有:大力推动“一区五园”协调发展,推动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着力释放“双自联动”乘数效应,加快开展共建国际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等工作试点;深入推进“两高”融合发展,推动高校院所向企业开放研发试验设施,并与区内企业共建开放实验室、产业创新联盟;全面对接港澳创新资源,承接和孵化港澳科技项目,推动珠港澳三地研发检测设施、公共技术平台等创新资源合作共享等。

   高新区还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度,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上取得新突破。主要措施包括建立总规模60亿元的城市发展投资基金,加快“三纵三横”骨干路网建设,力争金唐西路、金唐东路一期上半年建成贯通等;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土地清理工作,完成唐家湾新城拆除重建项目主体结构,重点推进东岸社区留诗山片区旧村更新改造项目等;优化生态宜居环境,以北围TOD为试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高新区将在践行共建共享理念,提升社区发展水平,保障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快社区发展;巩固深化“健康高新”惠民行动,新增中小学学位3600个,建设一批市民艺术中心,推进村史馆社区全覆盖;同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打造“平安高新”。

   2016:创新支撑成绩耀眼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张宜生表示,高新区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新常态,特别是按照市委书记郭元强同志在高新区调研时提出的“创新六题”要求,坚持创新发展与稳增长结合,产业优先和协调发展并重,开拓务实、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聚焦创新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2016年高新区出台了企业研发费补助、鼓励电商发展、扶持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发展等10多项创新政策,财政扶持企业资金达4.3亿元,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2亿元,占GDP比重5.9%。创新举措推动全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9亿元,同比增长24.8%;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8.2%、60.8%。移动互联网、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电网装备和医药器械四大主导产业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移动互联网产业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收入首次突破60亿元,智能电网装备产业产值实现翻番,医药器械产业产值增长速度达33.5%。兴业新能源、ABB机器人、确励电子、英搏尔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增速均超两位数。

   不仅如此,高新区创新指标也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9家总数达213家,同比增长72%,占全市27%。新增国家级孵化器2家、总数达4家,众创空间达到12个。率先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业务,全区政府天使投资、创投基金和融资担保基金总规模超过10亿元,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达40家,新增“千人计划”专家4名、总数达15名,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33个,均占全市三分之一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至第30位。

   激发投资意愿狠抓项目建设

   高新区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树立人人都是项目责任人的意识,加大高科技项目引进力度。去年高新区新引进企业近300家,注册资本合计超过13亿元,新引进项目总投资达80亿元,新动工和新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预计超过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00.5亿元,增速居全市第二。其中包括独角兽企业APUS将在高新区建设全球互联网生态平台创新基地,千人计划专家投资项目通桥医疗、清华海外校友创办的创飞芯科技、由香港上市公司中油燃气集团投资的高新区首家外商投资性企业中泰环球投资等。

   此外,高新区以“先建后验”方式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额达50亿元的国机机器人科技园、派诺二期、腾晖科技产业基地、英诺赛科单晶片新材料等项目动工建设。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预计金鼎工业片区实现工业产值88.1亿元,科技创新海岸实现工业产值355.1亿元。各大孵化器内集聚科技型小微企业803家,在孵企业409家。

   始终将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

   高新区在坚持保障底线民生、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大力解决热点民生,着力发展优质民生,全年民生投入15.29亿元,同比增长20.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8%。去年初确定的十项民生实事全部启动,大部分项目已动工或完工。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得到落实,礼和小学等3所中小学动工建设,对户籍人口实行“小病基本免费、大病救助兜底”,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1329.2万元等顺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实事顺利推进。

   另外,高新区加强了文化设施建设,唐家文化广场、唐家湾镇文化中心改造二期工程已完工,金鼎文化中心桩基础工程已完成并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易初祠、卢氏孖祠等5处历史古建维修完成,还成功举办唐家湾美食节、非遗文化节、“会同情韵”国庆艺术节、大学生戏剧节等系列文化活动。为推动综治基础建设等,高新区还投入915万元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31.7%、破案同比上升4.8%,群众安全感全省排名第一,公安工作满意度全省排名第三。

   2016年经济发展成绩

   ●2016年,高新区主园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0.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9亿元,同比增长6.4%;

   ●固定资产投资100.5亿元,增长29.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亿元,增长1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9亿元,增长24.8%;

   ●实际利用外资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一区五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280亿元,增长6%;工业增加值548亿元,增长6%;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6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680亿元,增长8%。珠海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到第30位。

   ▇ 亮点

   2017年主要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外贸进出口额、节能降耗等指标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2017年主要创新目标

   ●全社会R&D投入达12.9亿元,占GDP比重达6.3%;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0件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60家以上;

   ●企业新组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6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总量达10家以上,新增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家;

   ●孵化器建筑面积(含在建)85万平方米;

   ●新增“千人计划”人才5名以上;新增上市企业2家以上;

   ●新增政府天使投资项目10个,引导社会资本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1亿元。

   ▇ 目标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宋显晖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程 霖



  


来源: 珠海特区报

Tags:高新 新区 区争 争当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天津滨海新区一游轮起火 未造成人员伤亡
  • ·首批疏解央企搬迁进驻雄安新区
  • ·兰州新区新增5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区
  • ·高新区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输血”科技型中小企业 达成19项签约 授信总额1亿元
  • ·高新区2月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7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39亿元
  • ·产业发展“三提升”助力未来科技城建设 高新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交出亮眼答卷
  • ·路费补助 人身保险 招工补贴 高新区多重礼包“拉”务工者返岗
  • ·高新区近三年兑现人才扶持资金超4.3亿元 累计引进培育院士9名
  • ·高新区发布系列暖心举措 “新春大礼包”助企业稳岗促产
  • ·高质量建设未来科技城,坚定扛起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高新担当” 高新区奋力谱写珠海创新发展主战场新篇章
  • ·珠海高新区:抢占产业新赛道,建设未来科技城
  • ·珠海鹤洲新区筹备组:担当使命开新局,携手港澳谱华章
  • ·合肥高新公安贴心警务护航创新发展
  • ·大连高新区检察院审慎司法护航民企发展
  • ·15分钟到江北机场 两江新区龙兴隧道正式通车
  • ·新路通向未来——2022年雄安新区开年观察
  • ·西安高新区两所医院停诊 当地群众就医如何保障?
  • ·西安高新医院等2家医院被停业整顿 延误急危患者救治
  • ·合肥高新公安贴心警务护航创新发展
  • ·大连高新区检察院审慎司法护航民企发展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