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排除内心孤独?老人夜逛地铁(图) 老人在地铁内“逛”,民警将他送回家。视频截图
临近晚上11时,沈阳地铁站内的乘客比白天少了很多,一位老人在地铁内来回徘徊……他迷路了还是身体不适?随后,站务人员打电话给地铁二号线派出所…… 赶到现场的民警发现,老人身上只有一张医保卡和一张交水费的单子,根据这些信息,民警找到老人住址将老人送回家,“送我回来干啥,回来也是我一个人……”老人说。 因为老人户籍上只有他一个人的信息,民警称,“我们也准备找到老人的子女,将老人的情况告诉他们,以免老人很晚了还在外面!” 老人“逛”地铁不回家 昨日上午10时许,沈阳市公交(地铁)分局二号线派出所副所长王刚和民警张震向辽沈晚报记者讲述,18日晚上10时50分许,地铁二号线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陵西站站务人员的电话,“有位60多岁的老人在地铁站内找不到家了,身上没有身份证等信息。” 王刚等人赶往现场,“晚上10时38分,站务人员发现一位老人在陵西站徘徊,距离末班车没有太多时间了,站务人员问老人的住址,但是老人什么也不说,他们只好给我们打电话,而在这之前,老人已经在站内‘逛’了近3个小时。” 晚12时20分许,民警赶到现场试着和老人聊天,询问对方的家庭住址以及儿女信息等,“老人特别回避这些问题,一直不说话,他身上也没有手机,只有一张医保卡、一张交水费的单子和一把钥匙,我们根据医保卡上的信息查出老人的身份证号和户籍信息,得知老人今年65岁,姓徐,但是户籍上只有老人自己的信息。” 民警联系到老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但因为当天太晚,并没有找到老人儿女的信息。 民警将老人送回家 民警回忆,老人个子挺高挺瘦,看起来好长时间没理发了,“我们问他家住在哪儿、老伴和孩子的姓名时,他就说记不住了,之后再问就不说话了,但需要他配合时他还非常配合。” 按照查出的老人住址,民警找到了老人所在的小区,这是个老旧小区,附近很多老楼,“进入小区一个单元门,我们问他是这里不,他不说话,我们就上楼,他也跟着上去,到了7楼后,他说‘到家了’,之后我们又敲开邻居家的门,表明身份后,证实老人就住在这里,邻居还说了一句,‘这个岁数还迷路,不行到孩子家里住。’” 老人开门前,他突然说“送我回来干啥,送回来也是我自己,有啥意思,也没有人关心我……”听到这话,民警判断老人并不是患老年痴呆等疾病,而是内心孤独,缺乏一种被重视感,“我们给他倒水、陪他聊天……看到我们忙活着,他特别得意。” 开门后,民警发现老人屋内的灯亮着、电视也开着,“里面的东西乱七八糟,地上有衣服、纸盒箱子等物品,只有床和厕所的过道能下去脚。” 空巢老人孤独不爱回家 民警表示:“地铁内经常有这样迷路的乘客,他们长时间在地铁内徘徊,我们不仅要把他们送回家,更要联系他们的家人,告诉年轻人常回家看看,尽量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 昨晚7时30分许,记者来到老人所在的小区,并找到老人的家,老人家大门紧锁,门上全是小招贴,记者在外面多次敲门都没有人回应! 对面的一位邻居称,“以前他家房子租出去了,两三年前他回来住,有时我下班回来听到他屋内放着电视,有时看到他下楼买点东西。” 心理专家: 儿女要常回家看看 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第18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规定被大家通俗地理解为:“常回家看看”,法律将赡养从以前单纯的物质赡养,提升到精神赡养。 但因为各种原因,有些人不能经常去看望老人,这让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寂寞,以至于一些老年人专门到人多的地方找人聊天。 辽宁省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郑宏霞表示,这位老人不愿回家却乐意在地铁内“逛”,其实他是在这里寻找温暖,来来往往的乘客陌生又熟悉,因为他在这里看到了更多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弱,有时就会自我封闭,所以子女除了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不能做到经常回家看看,也要时常打电话给老人,让他们有一个可以聊天的对象。 此外,街道、社区等可以建立老年聊天室,给空巢老人提供一个聊天的平台。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胡月梅 责任编辑:刘光博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