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作者:杨舸(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其中,“筹建国家老年大学”引发特别的关注。《意见》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老年大学的多渠道筹办、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老年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发展老年教育的规划,这反映了我国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转变,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举措。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2年,第二次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包含了健康、参与和保障的三重含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老年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积极老龄化理念认为,老年人口的社会参与、获得尊严和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应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条件和氛围,使其在社会、经济、文化、公益等领域继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老年教育不仅本身就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途径和过程,而且能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参与的技能支持和知识保障。此外,老年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维持智力、发展能力、保有兴趣和高尚品格等,而且能树立积极养老的信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由此实现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制建设的重要提升环节,老年人口作为劳动力及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宝贵生产要素,老年人口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拥有巨大的潜力,老年教育对于挖掘老年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20世纪70年代,皮埃尔·维勒斯教授在法国图卢兹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也被称为“第三年龄大学”),预示着现代老年教育的兴起。1983年,我国也创立了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人大学,此后哈尔滨市老年大学、金陵老年大学、武汉老年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老年大学相继成立。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老年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发布的《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约有7.6万所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等教育机构,在校学员超过千万。而据《老年教育蓝皮书: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8—2020)》的调查,在调查覆盖的29个省、区、市(不含甘肃、宁夏、港、澳、台),老年教育办学机构总数达11.1万所,在校学员837万人次。社区老年教育服务的兴起也极大提高了老年人获取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和可及性,我国正在建立和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教育部门分期分批确定了180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其中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已经建立起了四级教育网络,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

  此外,老年教育供给的多元化和需求导向也逐渐成熟。从教学内容来看,过去的老年教育以绘画、摄影、戏曲、健身等休闲娱乐为主,如今正朝知识技能型转变,金融理财、数字技术、电脑网络等课程也逐渐成为热门。从供给主体来看,我国过去探索以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建设老年开放大学,开发整合远程老年教育多媒体课程资源,以此来弥补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老年人逐渐学会使用微信等新媒体,老年用户习惯的改变使得在线老年教育成为新宠儿,养老管家、乐唱族、退休俱乐部、美好盛年、快乐50等大批创业企业开始集中进入线上老年教育领域,极大地繁荣了老年教育市场。

  当前,我国老年教育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够完善、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终身教育观念落后、专业人才欠缺、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等问题。为此,政府部门应该继续促进老年教育社会资源的整合,加大薄弱地区的老年教育投入,多方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老年教育及产业的繁荣,推动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2日 02版)

Tags:培育 发展 老年 教育 积极 老龄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2024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69.8 同比提升17.2%
  • ·东西问|积极应对老龄化,为何要做好养老服务?
  • ·科技部:实现科普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有机统一
  •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
  • ·两会声音|陈娇委员:加快“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产业链创新发展新动能
  • ·两会声音|民革广东省委会:要素联动 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产业发展
  • ·两会声音|卜绍基委员:积极引入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 ·14万亿元!2024年广东高质量发展成绩单来了
  • ·以总理宣称 若哈马斯积极回应将很快敲定停火
  • ·“流量”变“增量”,会展业如何赋能城市发展?
  •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财政部: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 允许用于房地产两个领域
  • ·国家发改委:一年以来发展培育银发经济获四大进展
  • ·2025年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做——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 ·复盘2024年电影市场,三方面优势彰显发展潜力
  • ·长沙天心区教育局通报“中学食堂泼水事件”:责令道歉
  • ·专骗中老年打工者?差异化骗术需精准化打击
  • ·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海关总署出台16项新措施
  • ·中国卫星遥感及应用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 ·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 ·再突破!高铁运营里程达4.7万公里 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