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刘璐 北京报道

  11月3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有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10月上旬,山西、河南突发严重汛情。据统计,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文物建筑屋顶漏雨、墙体开裂,有的地基出现了坍塌,还有个别博物馆有小面积的进水。

  据悉,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广大文物工作者“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对受损的文物进行了抢救支护、排除险情。目前,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文物部门组织各方面文物专家,正在有序推进受损文物的排险处置、保护修缮等各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正在紧张积极有效地进行。

  针对如何提高文物防灾减灾能力,记者会上了解,国家文物局会同应急管理部密集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文物灾害的综合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要做到“先知”,先要预判到。制定应急预案,切实提高文物保护应急管理水平,一旦发生汛情,一旦发生险情,能够按照预案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同时,开展文物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排查,实施文物加固、灾害防控等工程。针对气候变化对文物的影响,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用科技找到防灾“密码”。

Tags:北京 京专 专报 报丨 
作者:佚名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