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拱北海关披露了一起涉案近3万吨的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俗称“洋垃圾”)走私大案。在立案之初,海关缉私警察面对着“无现场走私证据、无现场走私货物、无主要嫌疑人到案”的巨大侦办困难。历时一年,该起重大“洋垃圾”走私案是如何侦办的?拱北海关缉私局副局长王植均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了重点介绍。
“铜矿砂”牵出三无案件
一年前的3月,拱北海关通过对进口货物进行风险分析时发现,深圳斯特威实业有限公司存在以进口“铜矿砂”为名,在本关区走私国家禁止进境的废矿渣的重大嫌疑,拱北海关缉私局随即成立专案组,以“302走私固体废物案”立案侦查。
立案之初,缉私警察突遇意想不到的困难。专案组为了能在走私者报关进口时将他们一网打尽,曾密切监控着该公司停留在中转港的32个货柜,并为此修改了十多个行动预案,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对方却迟迟按兵不动。
原来涉案公司因涉嫌金融诈骗被债主追债,停止了进口货物,公司宣布破产,人员遣散,包括数据、账册在内的全部资料被恶意销毁,同时涉案人员之间订立了攻守同盟。这是一起典型的“三无”案件,即无现场走私证据、无现场走私货物、无主要嫌疑人到案,整个案情如同笼罩在一张巨大的烟幕之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左某某就像一个巨大的乌贼鱼,吐出一团团浓厚的迷雾后,遁入了深海。
电脑硬盘还原细节
但是海关打击“洋垃圾”走私的决心岂能动摇!缉私警察就是大海捞针也要找到犯罪证据。由于伪报进口的“铜矿砂”已运离关区并被出售,为了追查相关物证,该局抽调精干警力,组成多个小组,前往省内外多地开展物流查证、人员走访工作。
经过3个月的努力,专案组终于收集到了该公司的犯罪证据,并取得该公司从2015年6月至12月申报的每一批进口货物的留样样品。这些样品即被送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相关权威机构进行鉴定,结果为:送检样品均为国家禁止进口的危险性废物。
办案人员从上千份的报关数据和海运资料入手,展开了深入排查追踪,还原出每一票货物的启运状态,获得进口的真实数据。通过对涉案公司和涉案人员的住所进行搜查,查找走私犯罪的蛛丝马迹,包括在一名涉案人家中起获了5个记录进口情况的电脑硬盘,并对其进行了精密的数据还原,逐步查清了斯特威公司伪报进口固体废物的每一个环节。
由于该案收集证据确凿扎实,走私犯罪的证据链较为完整,今年2月份,检察机关对到案后拒不交代事实的主要嫌疑人批准逮捕,使该案顺利进入了司法审查程序,同时该案也被海关总署列入一级挂牌督办案件。
走私废矿渣“案中案”
经过一年艰苦曲折的侦查,拱北海关缉私局查清该案主要事实。深圳斯特威实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与美国一家企业签订合同,向其购买含铜矿渣,从美国运至香港、深圳蛇口等中转港,再转运至珠海高栏港报关。为了达到伪报品名走私进境的目的,该公司负责人左某某指使他人私刻印章,伪造相关申报材料,假冒广东清远某公司名义,申领铜矿砂的自动进口许可证,伪报进口,再转运到其租赁的江西某环保公司进行加工,提炼出铜、锌等金属成品出售牟利。
现已查明,该公司从2015年6月至12月采用上述伪报手段,共中转和申报进口危险性固体废物铜矿渣共29197多吨。目前该案涉案的废矿渣大部分在案发前已经被江西某工厂冶炼加工,另在中转港滞留的32个货柜废矿渣,拱北海关缉私局已责令企业办理退运手续。
随着调查的深入,缉私警察发现,这宗走私案还牵出了金融诈骗的案中案。根据广州海事法院致函通报,该院审理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14宗案件与 “302走私固体废物案”美国走私标的物是同一来源。证据显示,斯特威公司如此大费周章地伪报进口含铜量极低废物铜渣的目的,极有可能以该货物为诱饵,实施其庞大的诈骗计划。
据了解,该公司一方面对香港某公司宣称自己要进口获利丰厚的铜矿砂,为缓解资金压力,要求香港公司只要在货物运出美国时买下,斯特威公司在货物抵达目的港后再以每吨高出52美金的差价赎回。经过几次“牛刀小试”后,香港某公司确实尝到了甜头,不想在运进大批量货物后,斯特威公司套取香港公司巨额资金后隐遁逃逸。另一方面,斯特威公司同样以获利丰厚为由,假意租赁江西某环保公司的冶炼车间,让其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同时盗用清远某公司名义,骗取铜矿砂进口许可证,用于伪报进口,之后又利用清远公司名义向银行办理数千万元贷款后卷款潜逃。目前,香港、江西、清远等多家被骗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对斯特威公司提起诉讼。
珠海口岸记者 赵宇青
通讯员 徐蕴冬/文 庞大伟/图
Tags:重大 大洋 洋垃 垃圾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