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公安消防部门了解到,2016年,全市共发生火灾352起,直接财产损失149.14万元,同比上一年火灾数、直接财产损失分别下降了38.57%、89.54%。去年底发生在拱北某快递点的一场火灾,导致两名幼童不幸身亡,也让社区消防安全成为市民关注的民生热点。我市社区消防安全形势如何,老旧小区、城中村欠下了哪些“消防账”?代表委员有何建议?结合现场走访,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在本次两会中寻找答案。
走访:城中村、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欠账较多
记者日前分别来到翠微、南溪两个城中村走访见到,由于横街小巷众多,主要建筑多位村民自建楼及出租屋,楼间距十分狭窄,在翠微村,有的道路宽度仅一米多,对于宽度约为4米左右的消防车来说,如果发生火灾,进入火场施救极度困难。翠微村村民吴先生有两栋自建房,全部用于出租,前年八月的一天,其中一栋楼内有租户煲汤时忘记关火产生火警,报警后消防车被堵在村口,官兵与村民不得不拖着水喉进入屋内灭火。由于疏散及时,加上火势不大,才没有酿成重大事故,吴先生对此心有余悸。“消防队从造贝赶过来要十多分钟,如果火势再猛一点,那就不堪设想。”在翠微村,不少出租屋都配置有消火栓和干粉灭火器等设施,由于城中村地形如迷宫,道路曲折狭窄,消防安全成了不少居民心中的一大隐忧。同样的问题也凸显在上冲南溪村,南溪村一临时市场旁边紧挨着某楼盘的工棚,市场和工棚全部是临时建筑搭建而成,记者绕着市场走了一圈,约方圆300米的范围内只找到了两个消防栓。
数据:全市已经建成11个小型站,建成1279个微型消防站
据了解,2015年,市政府曾召开常务会议,透露了我市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存在落后问题的现状:珠海515个“老旧小区”中,无消防设施的有149个,消防设施不完好的有263个,27个“城中村”普遍存在道路狭窄、消防设施落后、违章建筑多、“握手楼”密集等问题,大型消防车难以通行,并提出要加大珠海拟按照“一个中心站带几个微型站”的建设模式,推进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打通灭火救援通道“最后一公里”。
市公安消防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市已经建成11个小型站,建成1279个微型消防站。2016年下半年,全市61.27%的初期火灾由群众、小微型消防站队员、志愿消防组织扑救,火灾自主扑救较上年同期上升25.33%。今年1月3日,上午11时许,三灶镇某企业废品堆场发生火灾,设在企业内部的微型消防站及时反应,配合消防部门立即行动,迅速将火扑灭,没有人员伤亡。
记者从香洲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为解决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欠账”问题,未来主城区将有更多的小型消防站投入使用,目前香洲区的吉莲社区小型消防站已完成主体建设,翠微、婆石、上冲、湾仔、广昌、界涌、莲塘、圆明社区8个站已开始土建施工及车辆装备采购,北山、里神前2个站由于新建,相关项目立项、规划正全力推进中。
建议:社区可招募兼职消防员
人大代表、法学博士吴友明认为,安全包括消防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小型或微型消防站不仅可行,而且必要。他还表示,除了加大硬件投入,社区消防人员等软件配套更需要有完善机制。“关于社区建立专职的消防队伍的问题,因为涉及人事编制、待遇,较难实行,建议通过招募兼职消防员或者消防志愿者予以解决。关键是要防患于未然,建立强制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演习机制,常抓不懈。例如,物业管理公司有义务对有关人员进行消防培训、小区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吴友明说,政府配套跟上了,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也需要提高,他建议对消防通道进行醒目地划线、树立禁止标识,并对占用消防通道推放杂物、尤其是停放车辆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惩,公民个人需要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发现消防通道被占用,及时举报。在全社会形成不敢占用消防通道的风气。
Tags:旧小 小区 区、 、城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