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特报客户端  记者 魏康  去年12月7日,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洪胜通过市委网站“领导直播间”栏目与网民在线交流,网友共提出问题和建议100多条。当天,马洪胜现场回答了13个问题,内容涵盖生态新城建设、交通、教育、卫生、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近日,马洪胜就在线交流未尽问题作出答复。

1112057732.png

  西沥大桥将复工、珠峰大道人行天桥今年底建成

  网友们提出的问题中,交通问题占了相当大比例。

  网友@开发区居民提出,西沥大桥扩建好像停工了,另外西沥大桥至中心涌桥一段没有路灯。对此,马洪胜回复,西沥大桥由于征拆工作延误导致右半幅桥梁停工。目前有关部门正加紧协商处理,争取尽快复工。路灯建设已纳入2017年工作计划,预计上半年可以完工。

  还有网友提出,应该在珠峰大道人流多的路口建地下通道,方便行人过马路。马洪胜表示,经过专家论证,珠峰大道立体过街采用人行天桥方式。根据改造方案,将在伟创力、新青三路和遵医五院(新青六路)各设1道天桥。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工,计划年底建成使用。

  网友@斗门人则希望对黄杨大道实施沥青化改造。马洪胜表示,黄杨大道是省道S365的其中一段,近期已升级为国道。去年9月,针对路面出现的一些病害、安全和排水不畅问题,公路部门实施道路维修工程,目前全部完成。关于该道路的沥青罩面和扩建问题,由于涉及重大投资,斗门区正争取支持纳入市投资建设计划,并根据未来交通发展需要适时启动实施。

  马洪胜还透露,斗门区正在编制综合运输规划,在规划中已考虑对外和区内道路的衔接,包括鳄鱼岛的拥堵问题,斗门各个组团之间的联通,以破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争取达到区域1小时时空圈。

  部分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将逐步实现24小时医疗服务

  网友@紫薯提出,斗门区农村众多,部分还比较偏远,到区、镇医院看病不方便,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马洪胜表示,目前斗门区101个行政村建有95个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村民就诊就医基本可实现15分钟内到达。同时,市、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将其列入民生实事:一是加大了投入,每个中心的运作经费由过去10万/年提高至30万/年;二是提高农村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三是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实行常年招聘,解决人力不足问题;四是逐步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为农村群众就诊提供更好环境。

  下一步,部分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并将逐步实现24小时医疗服务。

  网友@阿梅提出,斗门区妇幼保健院目前规模太小,希望能补齐这块短板。马洪胜表示,新的妇幼保健院选址已定在白蕉田家炳中学北面,靠近白蕉大道(272省道)。设置800张床位,争取明年动工。

  鼓励优势相近的村抱团发展

  农村发展也是许多网友关心的重点。网友@白蕉农民表示,面对村里大量土地资源闲置,自己心中有想法,但无法实现,很为农村出路着急。对此,马洪胜表示,从去年开始,斗门区邀请中国海峡两岸农业协会对区内的101条农村的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根据每条村的特点编写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已经分发到各村。同时,斗门区支持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出台了《斗门区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实施方案》、《斗门区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和管理办法》、《斗门区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业品牌名牌、种养标准和荣誉称号奖励办法》、《斗门区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方案》、《斗门区示范性家庭农场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每年市里还安排一定的现代农业资金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发展。

  网友@本地农民表示,白蕉镇很多地方都是只允许发展农业,发展特色旅游是一个突破口。因此,当地很多村都动了起来,但每个村都太小了,没有形成规模化,就如南澳村的樱花,面积小且品种单一。马洪胜回复表示,白蕉镇拥有较好的山水田园风光和美丽乡村资源,适宜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乡村旅游。斗门区一直把白蕉镇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片区,编制了《水韵莲洲(莲洲镇、白蕉镇)休闲旅游示范区详细规划设计》,引导白蕉镇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同时,根据斗门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一村一居产业发展规划等,推动白蕉片区旅游产业发展,构建一村一品发展体系。这些规划,不仅仅限于一条村,对于发展优势相近的村,斗门区鼓励这些村抱团发展。

 

来源: 珠海特区报社

Tags:今年 年西 西沥 沥大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