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墨尔本10月9日电(记者徐海静)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该校牵头的一项试验首次证明,一种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微生物能够在火箭发射和返回的极端条件下存活下来。

公报介绍,枯草芽孢杆菌的孢子搭乘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待火箭返回地球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孢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火箭快速升空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承受了高达地球重力13倍的重力;在距地约260公里的高度火箭主发动机关闭后,它们经历了超过6分钟的失重(微重力)状态;火箭重回大气层时经历极端减速,这些孢子又承受了相当于地球30倍的重力同时以每秒约220次的速度旋转。

飞行结束后,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的生长能力、结构均未发生改变,这表明这种微生物能够“抗”过太空飞行这样的极端条件。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在英国《微重力》杂志上。

枯草芽孢杆菌有助于支持免疫系统、肠道健康和血液循环。研究论文的合著者、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埃琳娜·伊万诺娃说,研究表明,这种对人类健康很重要的细菌可以承受快速的重力变化、加速和减速。这增加了人们对生物体如何应对太空独特环境的整体理解,将有助于为宇航员设计更好的生命支持系统,让他们在长期任务中保持健康。此外,研究人员和制药公司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创新的生命科学实验。

Tags:研究 发现 微生 微生物 生物 生物能 太空 旅行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三名科学家因金属有机框架研究获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
  • ·新研究首次建立火星尘暴大型目录
  • ·新研究用食物垃圾开发出替代塑料的天然薄膜
  • ·印尼—中国法律、文化与投资研究中心在雅加达成立
  • ·年代更精确、发现铸造新技术 三星堆科研成果“上新”
  • ·三代人的假期旅行:山河入怀,各得其乐
  • ·央企强化共性技术研究 夯实产业“技术底座”
  • ·新华全媒+丨总数亚洲第一!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 ·“将推动新技术在拉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新工具可用于预测长期疾病风险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成立
  • ·专访|中国生物圈保护区日益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愿景——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阿布雷乌
  • ·空间站周记更新啦!神二十乘组在太空完成了哪些任务
  • ·日本研究揭示促进乳腺癌转移的核心分子通路
  • ·研究发现AI能像人类一样评估社交情境
  • ·第五届“东亚—拉美地区研究伙伴对话”国际会议在京举办
  • ·第五届“东亚—拉美地区研究伙伴对话”国际会议举行
  • ·第五届“东亚-拉美地区研究伙伴对话”国际会议在京举办
  • ·第五届“东亚-拉美地区研究伙伴对话”国际会议在京举办
  • ·专访|服贸会对全球融合发展贡献显著——访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戴二彪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