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金沙萨10月12日电 通讯|“这份支持让我们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力量”——中方援手托起刚果(金)灾区女性新的希望 新华社记者史彧 郑扬子 在刚果(金)东部南基伍省卡莱亥地区的罗阿戈山丘上,一排排木质房屋在阳光下整齐排列。34岁的当地妇女奥德特·尼亚孔古拄着拐杖,微笑着迎接记者。 “有了这些房子,我们能安心入睡了。感谢中方的帮助。”尼亚孔古说,两年前突如其来的洪水和泥石流夺走了她的家园,“是这所房子让我重新站起来”。 2023年5月,卡莱亥地区发生严重暴雨灾害。刚果(金)政府数据显示,数千座房屋被毁,至少438人遇难,5000多人失踪。灾害发生后,多家在刚果(金)的中资企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通过刚果(金)第一夫人基金会等渠道,帮助灾区建设安置房。很快,约200套木质房屋就建起来了,为数千灾民提供了庇护。 10月1日,在刚果(金)东部南基伍省卡莱亥地区,当地孩童在上学的路上。新华社发 “如果没有这份援助,我们现在还住在塑料布棚或者香蕉叶搭建的简陋房子里。”当地雨灾受灾者协会主席布林温古·马拉拉告诉记者,在灾民群体中,女性往往既是最脆弱的受害者,也是重建家园的中坚力量。她们当中许多人失去了丈夫、兄弟或孩子,必须独自扛起整个家庭。 如今,卡莱亥地区的妇女们正用双手抚平创伤:有人在安置房周边开辟小菜园维持生计,有人缝制布艺品换取零用钱,有人承担起照顾孤儿的责任……大家互帮互助,逐渐形成新的社区。 “没有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帮助,我们可能还在街头流浪。”当地妇女玛翁比·马兰加说,“正因为这份支持,我们才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这是10月1日拍摄的刚果(金)东部南基伍省卡莱亥地区的雨灾安置房。新华社发 安置房社区20公里外,鲁济拉河上的一座中国援建桥依然在当地民众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23年的那场灾害曾将其冲垮,民众出行受阻,人道主义援助也无法达到,人们一度陷入绝望。 当地妇女卡米拉·哈巴蒙古清楚记得那段困难的日子:“孩子上学要趟水。也去不了集市。家里的菜卖不出去,一下子没了收入。” 10月1日,当地民众在位于刚果(金)东部南基伍省卡莱亥地区的雨灾安置房前休息。新华社发 洪水过后,受联合国驻刚果(金)稳定特派团(联刚稳定团)委托,中国第26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官兵在灾区安营扎寨,经过一个多月连续奋战,高标准、高质量地在鲁济拉河上架起一座临时桥梁。2023年7月的竣工仪式上,周围村庄的居民们载歌载舞。 两年多来,这座桥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中国维和官兵修好了桥,我们又能出门了,孩子们也能按时去上学。这座桥让生活重新有了秩序。”哈巴蒙古说。 从打造安置房到架设桥梁,从提供生活庇护到保障出行交通,中国援助为刚果(金)灾区女性托起新的希望。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