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杭州9月21日电 专访|中国生物圈保护区日益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愿景——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阿布雷乌

  新华社记者罗毓 纪航

  9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秘书长安东尼奥·阿布雷乌在大会开幕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生物圈保护区日益体现出“人与生物圈计划”愿景的核心:让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中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在国际社会分享推广。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该计划提出一种新型自然保护理念,即设立生物圈保护区,把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找出一条既能保护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中国有34个自然保护地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保护区网络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展现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显著承诺。因此,在中国举办大会不仅是对中国成就的认可,也凸显了亚太地区的重要性——这里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同时面临紧迫的可持续发展挑战。”阿布雷乌说。

  被列入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的天目山-清凉峰保护区就位于杭州。

  “天目山-清凉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实际上展示了中国在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如何改善当地民生,并在保护、科研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平衡,这正是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倡导的方向。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个良好范例,并通过全球网络与其他生物圈保护区开展交流与推广。”阿布雷乌说。

  他认为,数字技术让我们从“被动保护”迈向“预测性、前瞻性”的生态系统管理,而中国在生物圈保护区工作中应用先进技术拥有丰富经验。现在,借助中国的引领与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更主动、更有能力地管理生态系统。

  阿布雷乌表示,即将召开的大会将加大对亚太及其他地区“人与生物圈计划”区域网络的支持,并将成为强化南南合作的一个里程碑。中国将有机会为青年科学家、管理者等举办培训项目;在生态修复、气候适应、智慧农业、可持续旅游等领域开展试点项目;并为青年参与搭建平台,包括创新实验室、交流项目与奖学金等。

Tags:专访 中国 生物 生物圈 生物圈保护区 保护 保护区 日益 体现 人与自然 自然 共生 联合 联合国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中国就联合国改革提出五点建议
  • ·专访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东盟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访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
  • ·东帝汶总统:东帝汶和中国培育了牢固友谊
  • ·意大利副总理:看到一个在成长、在奔跑、在创新的中国
  • ·美军代表受邀观摩俄白联合军演
  • ·8个月超2524万人次!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员交流交往持续升温
  • ·中国民乐走进马赛校园
  • ·“东方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图片展在巴黎举行
  • ·中国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顺利通过联合国第三季度装备核查
  • ·前8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7%
  • ·世界气象组织:地球的保护性臭氧层正在恢复
  • ·西班牙友人的中国味蕾之旅:一带一路,一筷相连
  • ·联合国调查委员会认定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罪行
  • ·联合国人权专家批以色列等国共谋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
  • ·年发运量破百万标箱!货运增速见证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升级变迁
  • ·专访|“中国人仍然记得白求恩,我们非常感动”——访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馆长戴维森
  • ·新华全媒+丨总数亚洲第一!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 ·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9届大会
  • ·全球治理倡议在联合国论坛引发共鸣
  • ·外交部:中国将携手各国在高水平开放中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