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阿尔及尔7月20日电 通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中阿携手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徐永春

  一声清脆的汽笛划破长空,打破了北非撒哈拉沙漠深处的沉寂。“铺轨机组试机完毕,设备各系统状态良好,操作及施工人员全部就位。”呼喊声中,一台大型铺轨机缓缓启动,两条500米长、每根重达30吨的钢轨稳稳铺设在路基上。

  建设中的这条铁路是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全长575公里,由中国铁建与阿国有企业共同施工。这条客货混运的沙漠重载铁路建成后,将连接该国贝沙尔省和廷杜夫省加拉杰比莱特铁矿区,实现矿区、工业区和港口互联互通,助力阿西南部省份交通和经济发展。

  北非撒哈拉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极其严酷,水源匮乏,沙尘暴来袭时黄沙遮天蔽日,烈日可将地表炙烤至近60摄氏度。在如此极端条件下,7200余名中阿建设者挥洒汗水,轨枕铺设、扣件安装、螺栓紧固等各环节有条不紊地推进,一条横亘沙漠的“钢铁长龙”加速勾勒出壮观轮廓。

  据介绍,项目施工的道砟日产量超过1万吨,铁路轨枕单日产量高达5200根。“当前,项目每天可完成3公里轨道铺设任务,这是中国先进铺轨技术首次应用在阿尔及利亚铁路建设上。”中国铁建阿尔及利亚公司总经理董琳说。

  中国企业优良的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能力得到阿方高度认可。阿国家铁路局局长伊兹丁·弗里迪考察西部铁路矿业线时,对项目施工技术、质量及进度发出由衷赞叹,并感谢中国铁建把全世界最先进的铺轨技术引入阿尔及利亚。

  这条在建铁路不仅为经济发展带来希望,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成长平台。近日,在铁路建设配套的阿尔及利亚首个现代化智能轨枕厂内,在30余名中阿员工的共同见证下,26岁的当地青年德贝卡·穆罕默德郑重地从轨枕厂项目经理手中接过一顶管理人员佩戴的蓝色安全帽。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这个从普通工人转变为管理骨干的小伙子眼眶微微发红。

  德贝卡2024年11月刚进厂时,面对轰鸣的自动化生产线,他暗自握紧拳头给自己打气:“我相信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工作中,他主动记录工序要点,利用空隙演示标准操作。小伙子积极的工作态度引起了中国工班长注意。“想学混凝土浇筑吗?”中国师傅问道。“当然!”德贝卡毫不犹豫地回答。

  德贝卡开始跟随中国师傅轮岗学习混凝土浇筑、设备调试等技能,迅速成长为“多面手”。在新员工到来时,德贝卡扮演起“阿籍师傅”的角色,协调开展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如今,轨枕厂生产一线属地员工占比超过85%。在他的带动下,68名阿籍员工已成长为项目骨干。

  在北非撒哈拉的广袤黄沙中,中阿建设者携手筑路,一条助力未来发展的“钢铁长龙”向前延伸。这不仅是中阿携手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国技术在阿尔及利亚落地生根、惠及民生的缩影。

Tags:中国 经济 新机 机遇 通讯 穿越 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 沙漠 携手 发展 之路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中国就联合国改革提出五点建议
  • ·专访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东盟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访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
  • ·东帝汶总统:东帝汶和中国培育了牢固友谊
  • ·意大利副总理:看到一个在成长、在奔跑、在创新的中国
  • ·省委书记王宁: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云南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 ·8个月超2524万人次!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员交流交往持续升温
  • ·中国民乐走进马赛校园
  • ·“东方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图片展在巴黎举行
  • ·中国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顺利通过联合国第三季度装备核查
  • ·国货美妆“出海” 扮靓“颜值经济”
  • ·前8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7%
  • ·西班牙友人的中国味蕾之旅:一带一路,一筷相连
  • ·年发运量破百万标箱!货运增速见证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升级变迁
  • ·专访|“中国人仍然记得白求恩,我们非常感动”——访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馆长戴维森
  • ·通讯|送别韩国海警李宰硕
  • ·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9届大会
  • ·王东峰同摩洛哥经济社会环境理事会主席阿马拉会谈
  • ·巴基斯坦官员:中企投资建设水电站对巴清洁能源发展贡献巨大
  • ·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和音)
  • ·格鲁吉亚经济中心网报道第二届国际传播“丝路奖”颁奖仪式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