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迎来建交75周年重要时刻。这不仅是回顾两国友好合作历程的契机,更是展望未来、深化合作的历史机遇。作为全球南方两大新兴经济体,中印尼关系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已由传统合作关系迈向更高水平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研究员哈亚提·诺馥思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印尼与中国关系的深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合作上,更体现为区域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长远承诺。”她指出,近年来,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科技合作等方面成果丰硕,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 在两国合作的众多项目中,雅万高铁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工程。作为东南亚地区首条高铁,雅万高铁不仅缩短了雅加达到万隆的通行时间,也提升了印尼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雅万高铁的建设经历了多重挑战,但两国始终携手攻坚克难,最终确保了项目在2023年顺利完工。”诺馥思强调,“这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是合作共赢的象征,展示了中国在高铁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也为印尼带来了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的机遇。” 除了雅万高铁,位于印尼中苏拉威西省的莫罗瓦利工业园同样是中印尼合作的成功范例。中国投资助力该地区成为全球镍加工的重要中心,为印尼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诺馥思指出:“该工业园不仅促进了印尼的产业升级,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帮助印尼在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她进一步表示:“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印尼与中国不仅是贸易伙伴,更是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同行者。” 诺馥思认为,中印尼关系仍需在多方面持续深化,以确保合作的可持续性。印尼应加强本地产业能力建设,鼓励与中国企业开展合资合作,以推动技术转移,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在矿业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她指出,未来的合作项目应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强化环保法规、推动绿色技术应用,确保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并重。 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备受关注。诺馥思认为,中国的成功经验对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减贫、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等方面。 “中国通过基础设施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值得印尼学习。”她表示,印尼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积极推进交通、能源和工业园区建设,正是对中国经验的实践应用。同时,她强调,中国在精准扶贫方面的成就也值得借鉴,“中国成功帮助8亿人脱贫,依靠的是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政策,这对于印尼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具有重要启示。” 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引领者。“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动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为印尼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机遇。”诺馥思指出,与中国在水电、光伏、电池制造等方面的合作将有助于印尼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望未来,诺馥思对两国关系充满信心。她相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两国关系将在经济合作、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方面迈上新的台阶,为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