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3月22日电 通讯|通水亦通心,中坦携手“通水”浇灌民心

  新华社记者华洪立

  在“世界水日”来临之际,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南部的班古洛地区的民众欢欣鼓舞。在这个曾因缺水而饱受困苦的地方,如今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滋润着45万居民的生活。

  这一变化,得益于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班古洛供水项目。

  “以前每天清晨四点就要起床走很远的路去找水,有时要排队几个小时,水还是浑浊咸涩的。”回忆起往昔的取水经历,居住在班古洛已有十多年的家庭主妇伊娃·贾纽埃里·布加亚内感慨万千。

  “现在我们打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的水,做饭、洗衣、洗澡都方便了,太幸福了!”

  这项由世界银行出资的供水项目,于2024年1月动工,2025年1月建成,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承建。项目供水范围覆盖达累斯萨拉姆南部七个区域及多个偏远村庄,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水。

  班古洛地方政府主席古德勒克·姆韦莱告诉记者,缺水不仅造成生活不便,更容易引发疾病和多种矛盾。他介绍说,项目建成前,居民只能从其他地区高价购水;另外,女人早出晚归去取水,家人也会担心她们的安全问题。“如今有了自来水,这样的烦恼一去不复返了。”他说着笑了笑。

  项目不仅解决了用水难题,也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就业与技能提升。在项目中担任人力资源官的优素福·穆斯塔法·姆塔米莱已在中国电建工作十余年,“我从中国同事身上学到了什么叫纪律严明、团队协作。”他说,正是这种精神,让中国企业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如此复杂的工程。

  “通过这份工作,我的家庭也受益匪浅。”姆塔米莱告诉记者,他用工资买了地,盖了房,为四个孩子支付了学费,让妻子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项目副总工程师尹子飞介绍说,为确保项目可持续运行,中国工程师团队还培训了大量当地技术人员,教授他们管道焊接、水泵操作等专业技能。“项目不仅是‘输血’,更是‘造血’。”尹子飞说,“我们希望让坦桑民众掌握自主运转供水系统的能力。”

  他表示,班古洛供水项目是中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缩影。“中国企业不仅是非洲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可持续合作的推动者。我们愿意把中国的技术和经验,与非洲的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用着清澈的自来水洗完菜准备做饭的布加亚内动情地说:“我们喝的不只是水,更是希望。谢谢中国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Tags:通讯 携手 浇灌 民心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与AI携手创作,需厘清著作权边界
  • ·通讯丨“我们应该多走动”——格陵兰岛旅游业界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到访
  • ·外交部:将继续携手各方以绿色赋能发展、以蓝色助力合作
  • ·通讯丨中国电动车为厄瓜多尔带来绿色出行新体验
  • ·通讯丨帮助孤独症人士通过劳动实现自立——访日本孤独症康复机构“榉之乡”
  • ·外交部:将继续携手各方以绿色赋能发展、以蓝色助力合作
  • ·通讯丨“数智”驱动工业未来——汉诺威工博会上的中国智慧
  • ·通讯丨“我努力写好汉字想去中国”——记马耳他第三届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比赛
  • ·携手推动全球贸易大船破浪前行(环球热点)
  • ·通讯丨中国和非洲最大淡水湖“牵手记”
  • ·通讯丨遇见这群中国医生,坦桑小伙从绝望中挣脱
  • ·中越科研团队携手发现六个植物新种
  • ·携手迎接挑战 合作开创未来(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 ·外交部:携手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新的“亚洲贡献”
  • ·携手共创亚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通讯:感受“中国智造”魅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斯里兰卡受青睐
  • ·通讯丨高物价下美国民众生计之苦
  • ·和平是各国携手演奏的和谐乐章
  • ·通讯丨“中国井”给津巴布韦农户带来盼头
  • ·通讯丨“人应该活在希望里”——莫斯科民众纪念“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恐袭受害者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 
    法律声明:本站免费提供信息交流,交易者自行分辨信息真假,如有损失,本站概不负责。谢谢您对本站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