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荷兰鹿特丹举行了多场欢庆中国年活动。在唐人街的一辆有轨电车内,当地市民与华侨华人一起做纸蛇、画扇面、盖蛇形印章;在中央火车站,华人艺术工作者带着市民改造旗袍、编织金丝灯笼。

  华人艺术家胡芬妹是欢庆中国年系列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身为鹿特丹春节筹委会的一员,胡芬妹策划组织春节庆祝活动已有10余年。每年,她都会邀请荷兰的文化机构和华人艺术工作者开展互动项目。

  胡芬妹介绍,受邀的华人艺术工作者大多为华裔二代和三代,他们通过作品展现其视角下的中华文化,并与到访者分享华人移民故事及移民所面临的文化壁垒等。

  30年前,9岁的胡芬妹随父母从浙江玉壶移居荷兰。考入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后,胡芬妹在绘画主题和风格的探索上接连受挫。作为班上唯一的华人,胡芬妹为融入主流而模仿作画,但作品常被老师称为“四不像”。

  毕业后,胡芬妹接触到一个艺术项目,负责人琳达对她说“拥抱你的中国根”。胡芬妹受启发,开始以华人移民的故事作为创作主题。她的作品记录了荷兰华人移民开办的餐馆、记忆里的玉壶山水风光,也以抽象的笔法描绘难以获得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华人后代。

  2009年鹿特丹歌剧节期间,由胡芬妹和琳达制作的《中国女孩》上演,将荷兰最早的唐人街与华人的故事呈现给当地观众。剧中运用了川剧变脸艺术,演绎了华人女孩的成长以及应对文化冲突的心路历程。歌剧节结束后,《中国女孩》还在乌特勒支、海牙上演,受到荷兰观众喜爱。

  创作之余,胡芬妹走街串巷搜集华人移民的老物件,记录从20世纪初至今的华人移民故事。走访中,胡芬妹听到了许多华人追逐梦想、为华人赢得尊重的故事。她说,大部分老物件的主人已经离世,但他们留下的账本、陶瓷碗、旧相册,见证了华人如何从餐馆柜台后逐步走进当地社会。

  为展示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胡芬妹策划荷兰华人移民展。一些专家学者在观展后联系胡芬妹,进一步了解华人移民在不同时代的生活境遇。胡芬妹还在鹿特丹唐人街创立名为Space101的艺术空间来保存走访所得的物品。艺术空间内同时收藏大量关于华人社区的出版物,供民众免费翻阅。不少华人艺术家慕名而来,将艺术空间当作创意工作场所,举办剪纸、传统中国茶艺、彩色琉璃制作等手工坊。

  胡芬妹说,从艰难谋生到成家立业,初代华人移民靠着手艺一点点筑起生活根基,但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让华人社区在当地社会发展较缓。经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华人的声量逐渐提高。华人社区的文化与历史需要被看到,这样才能为华人的生活创造更多机遇。

  (据中新社电  作者刘洋)

Tags:艺术 讲述 华人 唐人 唐人街 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讲述更多友好合作的故事”
  • ·和合之声 美美与共——中日两国艺术家共演交响乐《诗意江南》
  • ·和合之声 美美与共——中日两国艺术家共演交响乐《诗意江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5-2028年)(全文)
  • ·讲好互利共赢故事 共促中马民心相通
  • ·“世界因你而美丽·广州”影像故事活动推介会在阿斯塔纳举办
  • ·特稿丨“切水不断”的友谊代代传——习近平推动中马友好的故事
  • ·通讯丨跨越撒哈拉沙漠的医者仁心——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的故事
  • ·第五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聚焦侨与中国式现代化
  • ·用动画讲述中国故事(侨界关注)
  • ·“蔡皋作品的艺术世界”研讨会在博洛尼亚童书展举行
  • ·澳华人总工会举办澳淘金潮华人死难者纪念碑九周年祭奠仪式
  • ·江苏省人大代表团与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座谈
  • ·香江观澜:香港艺术品交易市场春意盎然
  • ·被禁入白宫!特朗普遇袭照片拍摄者讲述自身经历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广西实现从“通”到“畅” 由“捷”到“惠”的飞跃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浙江杭州:“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上海普陀:让“高质量”受到“严保护”
  • ·“美美与共”艺术展在巴基斯坦举行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