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交流着当下皮具箱包的最新潮流,市场热度好似孟夏酷热的天气。

在这个面积136.31平方千米的小镇上,汇集着8800多家箱包皮具生产厂家。“狮岭皮具”是这些厂家共有的名字,19个国家注册商标、年产皮具箱包超过7亿只、年交易额超过500亿元,是“狮岭品牌”走向全球的注脚。

从贴牌生产转型到创建自主品牌,“狮岭皮具”经历过发展的阵痛。1997年,年仅19岁的黄辉古来到狮岭镇,靠给电脑包做贴标生产和加工代工,他见证了“狮岭皮具”的蝶变。

彼时,狮岭箱包皮具从1978年第一家手工作坊开始,已经走过了近20年。源源不断的代加工订单让不少企业挣到了“快钱”,黄辉古也不例外。但到了2008年,一些中小企业因接不到订单而倒闭,一些头部代工厂订单减少30%至50%。黄辉古和身边的同行意识到,正在被迫走出“舒适区”,要打造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如今,像黄辉古这样的皮具箱包自主品牌在狮岭镇已经超过5000个,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产业集群能否让狮岭皮具在国际市场扬名?区域经济如何搭上互联网“快车”,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狮岭皮革皮具商会执行会长蔡征兵看来,狮岭利用箱包产业链协同制造平台,帮助入驻企业实现“找人、找料、找加工”的网络化协同。让黄辉古等箱包企业“足不出镇”就能高效解决生产链上所需要的“人、物、料”,降低生产及用工成本。

黄辉古介绍皮革箱包产业发展历程。人民网 何善福摄

黄辉古介绍皮革箱包产业发展历程。人民网 何善福摄

企业有了创新、品牌意识,但随之而来的被侵权问题又成为了“成长的烦恼”?

花都区副区长蔡启良说:“我们在园区内建立了知识产权快速维中心,一方面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帮助企业快速申请专利,另一方面针对侵权举报投诉迅速进行维权援助。”

“现在,皮具产业成为了广州‘时尚之都’的亮眼名片。”黄辉古说:“未来,我们要依托特色产业发展的土壤,用好用活互联网,把脉年轻用户的需求,加强产业发展的话语权。”

调研采访结束时正值正午,雨后的阳光照在创意园白色缝纫机形状的大门上,时尚而又耀眼。(宋丽云、涂胜、李彤、王天乐、黄盛、欧阳易佳、张素玲、张永生、何善福、周睿)

Tags:品牌 广东 只包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