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强科普作品推广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日前联合印发《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平均每年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并将每年6月份作为健康素养宣传月。

  “有时会遇到一些老年朋友来咨询:朋友圈中收到的相关信息科不科学、有没有效?”6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坦言,网络上的健康科普内容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应当继续加大优质健康科普作品的推广传播,及时处置和辟谣不良信息、虚假信息。

  “居民健康素养是基于我国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和需求,研究遴选出公众应该掌握的基本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表示,“健康素养66条”自2008年发布以来,在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促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2023年这一指标已经达到29.7%。

  “健康素养内容会进行适时修订。”李长宁解释,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持续加重,新发再发传染病的风险持续存在,这些都对公众的健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健康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都要求健康素养内容应与时俱进。为此,“健康素养66条”于今年完成了第二次修订。

  新修订的“健康素养66条”不仅增加了慢阻肺、骨质疏松、健康口腔等方面的健康知识,以及安全与急救、家庭药箱储备等方面的健康技能,还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了相关的知识点。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46%,比全国平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对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陆韬宏表示,上海针对健康影响主要因素开展跨部门合作,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把健康上海建设情况纳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

  网上健康科普内容鱼龙混杂,一些伪科普引发公众的焦虑。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制定实施了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从发布、传播、监管和社会监督等多个环节规范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知识发布和传播。

  米锋表示,互联网平台主体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健全健康科普知识生产、审核、发布等管理制度,平台的编辑和健康科普知识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保证科学性、准确性和适用性。虚假信息应及时删除,防止误导群众。

  与此同时,公立医院也通过建立激励机制等鼓励医务人员投入到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中。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公立医院积极打造健康传播新矩阵,如组建了一支由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名医组成的健康科普传播队伍,开展科普直播。

  “上海市也启用了省级健康促进融媒体中心,依托信息化打造平急结合的健康科普传播创新模式。”陆韬宏介绍,健康科普已经实现“一次采集、核心编辑、多元发布、全网传播”,并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精准推送。

Tags:提升 加强 科普 作品 推广 全民 健康 素养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