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0年6月29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丰田汽车公司标志。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新华社东京6月5日电 日本国土交通省4日、5日先后突击检查丰田汽车总部、雅马哈发动机公司总部,日本车企最新一轮数据造假事件正在持续发酵。与之类似,小林制药保健品致消费者健康受损、神户制钢以次充好、三菱电机常年数据造假……近年来,一件又一件丑闻让以“工匠精神”为傲的日本制造业备受打击。

  “日本制造”为何近年来频现丑闻?对日本经济产生多大影响?打破金字招牌后,日本产品是否还有竞争优势?新华社记者为您解局——

  品质让位于成本

  从神户制钢到三菱电机,从日产到丰田,老牌日企近年丑闻频发。不少日本专家反思,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把保证产品品质让位于成本管理。此外,也存在生产管理、企业伦理和日本相关管理制度有缺陷等问题。

  目前正在发酵的车企丑闻始于去年12月。当时,丰田子公司大发被曝30多年间在量产认证测试中造假,涉及其在日本国内生产的全部车型。此后,国土交通省责令其他获得量产车型认证的汽车、摩托车制造商及相关企业自查。

  国土交通省本月3日在官网发表声明称,对85家车企的调查结果显示,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的38种车型存在认证欺诈问题。丰田汽车公司会长丰田章男3日承认,商品交货期短,又被迫多次返工,给最后认证测试阶段的员工造成过大压力。此外,生产周期和程序漫长复杂、没有人能掌握全部流程等可能都是造假原因。

  6月3日,丰田汽车公司会长(董事长)丰田章男在东京召开的记者会上鞠躬道歉。新华社/法新

  往前回溯,今年3月,老牌药企小林制药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被曝致消费者健康受损,多人死亡,引发日本社会震动;2021年6月,三菱电机被曝数据造假长达30多年;2018年7月,日产汽车公司承认,该公司在日本国内的5家工厂存在尾气排放和油耗测量数据造假问题;2017年10月,钢铁生产企业神户制钢所承认篡改部分铜、铝产品检验数据,以次充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大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的难题,为保住市场份额,各大公司降本提效,把压缩成本当做首要目标。与此同时,很多历史悠久的制造业巨头开始面临设备老化问题,再加上人口减少导致的招工难等因素,企业运转压力倍增。

  商业诉讼律师仓桥雄作指出,制造业造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面对难以达成的目标,不惜违法违规、逾越底线。企业家和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做不到的就是做不到、不可能遵守的规则应该予以改变,而不是把难题和责任全压到一线人员身上。

  对于小林制药的丑闻,日本舆论则认为,红曲事件背后不仅有小林制药的生产管理和企业伦理问题,更有日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缺陷。

  经济复苏大受影响

  日本制造业近年来丑闻不断,拖累经济增长。以正在发酵的车企丑闻为例,因为日本汽车工业的产业链长、关联企业众多,停产和停止出货时间过长,可能给正在缓慢复苏的日本经济带来重创。

  今年1月,丰田集团旗下重要部件商丰田自动织机曝出数据造假丑闻,丰田、日野的部分工厂因供应链中断被迫停工。大发及丰田自动织机造假事件曝光导致日本汽车产业一季度出货量下降,拖累当季工矿业生产下滑,也成为日本经济一季度负增长的重要背景之一。日本内阁府5月16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2.0%,降幅之大超过媒体和机构预期。

  据日本汽车工业会统计,在全部制造业中,汽车行业约占行业出货量的20%,包括零部件在内的研发支出占比近30%,都是制造业中占比最高的。包括关联产业在内,汽车行业从业总人口超过550万。日本大型信用调查公司帝国数据库统计,截至5月,8大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涉及的公司总数为5.9万家,总交易额约为41.9万亿日元(约合1.94万亿元人民币)。仅丰田的供应链就包含3.9万家公司,交易总额达20.7万亿日元(约合9600亿元人民币)。

  2019年1月7日,在日本横滨日产汽车公司总部,一名男子从日产标志前经过。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首席分析师中西孝树认为,丰田和马自达的减产规模很可能在2个月内达到2万辆至3万辆。瑞穗研究与技术公司高级经济师酒井才介说,“受此影响,5至6月(经济)正常化的步伐可能会放缓”。

  在小林制药红曲事件发生之后,《西日本新闻》在社论中提到,日本功能性标示食品市场规模较前一年同期将缩减大约一成。

  制造业走下坡路?

  针对日本制造业的现状,也出现了不少“唱衰”的声音。一些专家认为,日本制造业在基础研究方面依然有独特优势,与此同时,也应警惕危机可能成为日本制造业走下坡路的拐点。

  日本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汤进认为,日本在材料化学、产业链上游有非常雄厚的基础研究积累,让中下游可以如鱼得水地生产出品质好、性价比高的产品。另外,对于终端产品,日企灵活性强,能做到根据客户需求来生产、改良。这些都是日本制造业的优势所在。

  2023年6月29日,人们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行走。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汤进说,从认证违规事件曝光一事,尚不能断定日本汽车行业整体在走下坡路。以丰田为例,现在的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燃油车技术不用像以前爬坡时期那样做大规模改良改善,只要保证产业链供应,按流程要求生产即可。不过,近年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日本车企在燃油车时代打造的“皮实、省油、耐操控”等优势正在消失。光环下的自大和新能源车崛起引起的焦虑是这次集体造假的诱因之一,或许会为日本汽车制造业走下坡路埋下伏笔。

  汤进认为,日本汽车行业目前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丑闻曝光后,多家企业的多种车型停产,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他说,虽然此次认证欺诈事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日本汽车品牌,但如果日本制造业在经历这次大规模作弊行为后不进行彻底改善,日本的“工匠精神”今后会光芒不再。在家电、半导体和电子行业被纷纷赶超之后,如果汽车业也开始走下坡路,日本整个制造业都会失去信心。(记者:刘春燕、钟雅;编辑:鲁豫、王丰丰、郭倩)

Tags:丑闻 是什么 什么 拖累 累了 日本 制造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