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2月15日电(张煜欢)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万千劳动者是共同建设者,也是共同享有者。

  如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各级工会正探索打造新时代职工服务的“浙江模式”,发挥“娘家人”作用,助力劳动者耕耘幸福人生。

  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开展职工学历与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户外劳动者暖心服务行动等举措,浙江工会努力提升广大职工创造财富、创新致富的能力,增强服务均衡性与可及性,让劳动者饭碗“端得稳”、发展“走得远”、幸福“握得紧”,让美好生活愈发触手可及。

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在杭州举行。浙江省总工会供图

  劳有所成:让人生发展“走得远”

  “亲们,这款折叠椅侧边设计有置物袋,放手机很方便”“随手一折就可以拎去公园,适合亲子游”……在直播镜头前,江山一户外用品公司的电商主播刘梦霞专业且自信。这份自信来自多年经验的积累,更有在“江山·匠播”职工技能竞赛上夺得第一名好成绩的“加持”。据悉,竞赛前主办方专门为选手开展“匠播”培训,内容包括工厂直播活动策划、政策法规解读等。

  技术技能,是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今年,浙江已开展乡镇(街道)以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3200余场次,参与160万人次,带动9万产业工人技能晋级。

  “一线职工最贴近生产实践,能及时发现生产环节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并能以实践经验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大国工匠、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罗明浩从机械维修工开始干起,通过探索创新,发明专利已挂满一面墙。

  2024年,浙江制定出台《浙江省职工创新工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新建30家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70家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把职工创新“双服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职工成长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为进一步打开职工创新与共同富裕转化通道,在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上,浙江省职工创新共享平台正式亮相,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赋能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多年来,浙江将职工创新作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职工创新与产业变革同频共振,崇尚技能、鼓励创造在之江大地蔚然成风。

图为浙江台州一生产车间内。肖健 摄

  劳有所获:让幸福更有“含金量”

  “各位同学,今天将进行《管理英语》线下课程……”一则课程通知在“24秋工商企业管理专”群里传来。“收到,准时参加!”外卖骑手黄晓琴迅速回复。今年秋天,黄晓琴实现了期待已久的梦想——被工会和浙江开放大学联合打造的“小哥学院”录取。

  2022年,浙江省总工会在持续深化农民工“学历与技能提升行动”中,首次在补助申报中明确“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本省工会会员即可作为补助对象”。在此背景下,杭州市总工会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列入服务重点对象,依托浙江开放大学办学资源,成立“小哥学院”,为新就业群体学历提升提供服务。

  2024年,浙江省总工会专门制定《浙江省职工“学历与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持续深化推进浙江省职工“学历与技能提升行动”。并在前期排摸基础上,首次为菜鸟集团130名职工开通资助申报绿色通道,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群体支持力度。

  为培育更多贴合本地产业需求的高素养劳动者,浙江成立“总部+分院+实训基地”的省级工匠学院,探索“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工匠人才”培训体系。为了帮助更多人点燃职业成长梦,浙江还在全国工会系统首创发放“培训券”的组织形式,推动技能人才实现薪资的逐阶增长。

  共富路上,物质富裕是基石所在。浙江省总工会还创造性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出台《浙江省企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操作指引》。截至目前,浙江签订能级工资集体合同2.5万余份,覆盖企业3.3万余家,惠及职工超过430万名,试点地区技术工人年均提薪8%左右——美好生活,在脚踏实地的耕耘中照进现实。

跳水救人小哥彭清林在爱心驿站内充实物资。张煜欢 摄

  劳有所享:让生活更有“小确幸”

  曾见义勇为跳江救人的外卖小哥彭清林,如今忙碌在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清林公益服务中心的爱心驿站里。他每天都会将数十箱矿泉水或饮料放进爱心驿站,供往来的外卖员、快递员等取用。

  “小哥帮小哥。”他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道。

  广大户外劳动者是城市的建设者、守护者。近年来,浙江省总工会聚焦户外劳动者现实需求,牵头实施“户外劳动者暖心服务行动”,推进建设一大批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冷了能取暖、应急能充电的服务站点,覆盖服务户外劳动者400余万人。

  美好生活也离不开更充分的就业、更均衡的公共服务。

  技能人才线下公益招聘会、春季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每逢岁末年初,温州各级工会便联合人社部门等推出“春风行动”,为劳动者带来送岗位、送政策、送法律、送健康、送技术、送温暖等“六送”行动,缓解节后企业用工紧张问题,稳岗扩岗,助企纾困。

  为打造职工生活品质提升体系,浙江还在县(区)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全域试点,构建“浙工缘”“妈咪暖心小屋”“爱心托班”等女职工工作品牌,让女职工在职场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尊重;同时努力解决职工在住房、医疗、就学、托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提升职工获得感,以春风化雨沁润人心……在浙江,劳动者在耕耘中收获,亦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迈向更精彩人生。(完)

【编辑:梁异】
Tags:年终 观察 路上 劳动 劳动者 何以 耕耘 幸福 人生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消博会观察:应对挑战 中企创新“出海”拓市场
  •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一季度开局良好 未来如何“走稳走实”?
  • ·“健康细胞”如何扎根基层?——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一线实践观察
  • ·国际观察:“真朋友是金山银山换不来的”
  • ·东西问丨贵州肇兴侗寨鼓楼何以惊艳海外?
  • ·财经观察:天塌不下来!一季度我国外贸顶压前行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
  • ·国际观察丨关税讹诈无法“让美国再次伟大”——起底美国关税战的历史与本质
  • ·直面风雨 坚韧前行——我国外贸企业积极应对美国加征关税观察
  • ·国际观察丨“直接”变“间接” 特朗普政府“毁约”后首次伊美正式谈判陷分歧
  • ·上市险企2024年年报观察:从资金流向看险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经济观察)美滥施关税致全球股市震荡,A股后市怎么走?
  • ·(经济观察)中欧经贸双向引力不减
  • ·“轧蚕花”民俗观察:江南蚕桑文化何以历久弥新?
  • ·财经观察:清明假期消费市场春意浓
  • ·新华时评丨“关税大棒”破坏贸易秩序——美国何以成为全球“风险源”②
  • ·新华时评丨“任性外交”祸害全球秩序——美国何以成为全球“风险
  • ·国际观察丨“伤人八百,自损一千”——“对等关税”将反噬美国经济
  • ·通讯丨帮助孤独症人士通过劳动实现自立——访日本孤独症康复机构“榉之乡”
  • ·(经济观察)“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中国为企业再减负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