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求学时,华人医生相对较少,但我想既然欧美人能在美国做医生,华人自然也能做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疗中心病理学教授、血液病与淋巴癌亚专业主任王焕友说。

  成为病理医生并非易事。1992年,王焕友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赴美,前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并攻读分子病理学博士学位。工作时间,王焕友开展病理实验并进行基础研究。休息时间,他认真准备美国医生执照考试。为节约实验成本,他养了100多只小鼠,无论是否放假,他每天最少要到动物房看两次小鼠。“我爱人甚至‘抱怨’说,这些小鼠比她都受我的重视。”

  若想成为独立病理医生,毕业后还需经过多年的培训。观摩学习外,培训期间的新人要对病理切片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住院医师的帮助下得出诊断。

  2005年,王焕友完成5年的培训,成为血液病和淋巴瘤病理医生。他说,病理医生虽身居幕后,不直接与患者打交道,却是治疗决策支持、研究与新疗法开发及预后评估等环节不可或缺的部分,被称为“医生中的医生”。病理学则被称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王焕友的主要工作是血液病与淋巴癌的诊断。参加工作19年间,王焕友看了逾4万张病理切片,为上千名患者提供了病理诊断。

  “病理检测中,微小的病变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率、复发及并发症风险。越早发现病变,就能为患者争取越多的治疗时间。”王焕友约有75%的工作时间都在进行血液病与淋巴瘤的病理诊断。这两种疾病死亡率比较高,他希望通过发现生物标记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通过基因和分子探索其发病机理。

  由于病理医生培养周期长、资源分布不均,中国面临病理医生缺口大、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在美华人病理医生努力为两国开展病理诊断沟通搭建起桥梁。

  2019年至2020年,王焕友担任全美华人病理学会主席。在这期间,他负责组织学术会议、筹备赞助经费,并开展住院医师培训。王焕友介绍,全美华人病理学会每年举行两次大型学术会议,并和中国医院与高校的病理医生不定期举行会议,共同探讨病理学的发展与诊断。这直接推动了两国病理学的多方位交流。

  医学无国界,医者共仁心。2024年9月,王焕友获第七届“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我会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与国内外同行开展更多交流,为健康事业继续贡献力量。”他说。

  (据中新社电)

Tags:探寻 临床 诊断 标准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交流发展经验 探寻合作机遇
  •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在精神的世界探寻“中国房间”
  • ·探寻“和田玉”的交流传奇(边城见闻)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 探寻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刻变革
  • ·国家医保局:推动患者急需的创新成果和服务加快进入临床使用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
  • ·注意!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有了新标准
  • ·各方积极探寻新能源汽车行业破“内卷”之道
  • ·中国建博会(广州)以生态化布局重塑全球大家居建装产业新标准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中非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推动标准规则“软联通”
  • ·“它关乎每一粒种子的成长”——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结出新硕果
  • ·探寻“北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边城见闻)
  • ·首届上海合作组织标准化合作会议在青岛举行
  • ·答好建设农业强国“必答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步履铿锵
  • ·促进全民心理健康 两项国家标准启动制定
  •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实施四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韩国举行
  • ·跨越时空的对话 冲绳大学生代表团探寻福州与琉球的历史渊源
  •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实施四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韩国举行
  • ·中国牵头制定 又一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财米油盐|充电宝新规背后,产品标准如何帮你“避坑”又“加料”?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