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东升 王春

一起因燃放爆竹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临安法院“共享法庭”驻矛调中心工作室和板桥镇上田“共享法庭”运用“浙江解纷码”远程解纷,法官讲法理,上田村党委书记潘曙龙讲情理,合力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在线进行了司法确认,最终实现案结事了。

这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法院“共享法庭”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11月26日,杭州市推进“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暨高质量推进“共享法庭”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临安召开,旨在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以一体化、均衡化、便捷化的诉讼服务助力构建“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共享法庭”发端于临安区的“微法庭”,从“微法庭”迭代升级为“共享法庭”,是杭州基层治理的探索创新。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斯金锦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自2019年11月以来,杭州利用数字化手段,不增编、不建房,打破传统人民法院参与基层治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一线一屏,把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实现人人共享司法便利,目前已建成2949家“微法庭”,下一步杭州将做好融合这篇大文章,将“微法庭”迭代升级“共享法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突破瓶颈迭代升级

深夜11点,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共享法庭”里,法官石娜当庭出具了20余份调解协议,当事人分别签字确认并现场履行,涉培训机构批量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2021年11月初,某培训机构中止授课,却未将培训费用退还学员,涉及学员20多人。当“共享法庭”前期调解陷入僵局时,石娜第一时间到达联调中心,逐一审查培训合同、授课缴费情况,与调解员联调联动,给出法律专业意见,经过一整天反复协商交涉,培训机构当晚终于愿意退费。

“共享法庭”是设置在镇街、村社、行业的司法服务站,其雏形是“微法庭”,标准配置为“一屏、一线、一终端”,依托村里现有硬件设施,架设一块显示屏、一条数据连接线和一台电脑终端,集成浙江解纷码、移动微法院、庭审直播系统等软件模块,打通基层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上田村诞生了杭州第一个“微法庭”。2019年11月,杭州法院召开现场会,全面部署推动“微法庭”工作,将诉讼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基层。2021年9月,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健全“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杭州中院立案庭庭长陈辽敏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微法庭”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法院力量单一、基层组织自治能力有待提升、调解人员的专业性有待加强等现实瓶颈问题需要突破。结合指导意见,杭州根据自身特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全面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分步推进“微法庭”迭代升级为“共享法庭”,重点提升城市社区“共享法庭”建设,注重发挥镇街“共享法庭”的枢纽和带头作用,同步推进物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共享法庭”建设,将其打造成司法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金名片”。

萧山区民营经济发达,涉企纠纷较多,在民商事纠纷中占比60%左右,为了高效化解涉企纠纷,萧山法院设立工商联“共享法庭”,前不久一天就结案8起案件且当天全部司法确认。

“说实话,在ODR平台上收到第一起案件时,一看标的额近80万元,心里有些打退堂鼓。”调解员张灿平透露,当了解到该被告还涉及7个关联案件时,更感到压力大,多亏“共享法庭”连线法官周迪明鼓励自己并案调解,并提供充分法律指导,最终将8起案件一并调解成功。

据悉,杭州目标2021年12月底前“共享法庭”覆盖全市30%以上镇街、30%以上村社、五个行业领域;2022年12月底前覆盖全市90%以上镇街、90%以上村社、十个行业领域。

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桐庐县富春江畔的芦茨村,风景美丽如画。桐庐县人民法院与县文广旅体局、市场监管局共同指导村委会成立“芦茨红调委会”,作为“共享法庭”的重要力量。调解员多为民宿业代表,专业法律知识与一线工作优势有机结合,2021年以来,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2件,旅游纠纷无讼无访。

桐庐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晓燕说,该院以县域统筹画好“规划图”,出台“共享法庭”建设标准、工作职责、调解规程等规范性配套文件,做好“共享法庭”+美丽乡村+人民法庭+特色产业三道加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专业法庭资源下沉、阵线前移、服务前倾,为本土优势产业提供“定制版”法律服务。

杭州将“共享法庭”作为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深度融入“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市、区、基层三级法院(庭)和矛调中心工作联动,因地制宜,创设具有行业、地域特色的“共享法庭”,形成基层治理新布局。

杭州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社)综治工作站,设立以上田村、海潮社区等为代表的村社“共享法庭”;同时依托镇街矛调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在镇街设立以灵隐街道、塘栖镇、太湖源镇等为代表的镇街“共享法庭”。

余杭法院模块化分解工作,创新性打造村社推进、特设推进、培塑推进、平台共享四大团队,以先行创典型、共享创共赢,高质量推进“共享法庭”建设。在村社推进团队的努力下,人民法庭立案及速裁团队入驻区矛调中心良渚分中心、余杭分中心,设立“共享法庭”工作室,强化下沉指导。选取6个镇街、40个村社作为“共享法庭”示范点,以点带面辐射全区。

余杭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文柱介绍,他们积极打造特设推进团队,精心选定金融、商会、知识产权、房地产(物业)、保险等成立特设“共享法庭”,结合涉网知识产权纠纷特点打造首家云上“共享法庭”,立足余杭、服务全国,实现知产纠纷的解纷资源“云上”共享。

四治融合优化治理

林某系径山镇小古城村村民,自小出生并落户该村一组,后因家庭变故而落户该村三组,结婚后离异,生育一女尚幼。该村三组历年均有组级收益分配,但林某之女的收益分配问题一直未能协商一致。如今,因“共享法庭”法官杨春海的参与,从案例、法律法规规定及情理多方面耐心调解,促成达成一致协议,三组承诺林某之女与其他村民一样享有同等待遇,村委及经济合作社督促小组履行义务。

“共享法庭”是实践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创新载体,对此,瓶窑法庭庭长李国华深有感触地说:“小古城村是全国民主法治村,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民风淳朴,我们利用该村制度优势、群众氛围,聚焦双方需求,参与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动‘共享法庭’实践运行,助力村民同心同德,消弭彼此矛盾。”

杭州确立“共享法庭”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调解培训6项主要功能,通过智慧终端开展远程代办,让一些行动不便、使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基层群众,就近在“共享法庭”享受高质量司法服务,实现纠纷化解一次不用跑。

一起口腔诊疗纠纷,西湖区卫健局调解员通过视频连线西湖法院“共享法庭”法官吴凯进行释法说理,实现专业与专业对口衔接,经过持续4个多小时的调解,医疗机构重新获得患者信任,纠纷得到化解。

目前,杭州“共享法庭”成效显著,已组织法治教育1400余场,34万余人次参与;组织调解员培训400余场,培训3.9万余人次;参与疑难案件指导4297件,调解成功2847件,调解成功率66.3%,培育法治带头人1400余人,为各类组织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治样本和导向指引。

杭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明表示,“共享法庭”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简便易行、数智赋能,以多跨场景应用为重要抓手,打造基层群众参与诉讼的“便捷驿站”、基层干部群众法治素养的“云上课堂”、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桥头堡”,推进司法服务更加普惠、均等、精准、可及。

Tags:杭州 共享 法庭 分享 司法 便利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