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 中国渤海某海域 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 上午9时08分, 伴随着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 英雄试飞员戴明盟驾驶的歼-15战机 从海天之间呼啸而来。 眨眼间,舰载机两个主轮 在接触到航母甲板的瞬间, 战机尾钩牢牢挂住拦阻索, 稳稳地画出了一个巨大的“V”字! 时速两百多公里, 只有200多米的甲板, 最后要非常精准地挂在一个点上! 说是在“刀尖起舞”毫不夸张! 歼-15稳稳降落在辽宁舰的这一刻, 意味着中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 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更意味着中国航母正式开启了 真正具备战斗力的新征程!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远在南海一线作战部队的 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张超正与战友们 一起围在电视机旁激动地热泪盈眶; 而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北京, 飞行员孙宝嵩、王勇、杨勇等人, 正在接受航母舰载机 飞行员选拔的体检 从那一天起, 他们的命运即将发生交集, 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 和一个意义深远的时代重托, 正落在他们肩上。 从零开始,成为真正的舰载机飞行员; 从零开始,用最短的时间 把自己打造成舰载机“种子”教官, 为中国航母培育更多的“刀尖舞者”。 这,注定是一场 史无前例的“拓荒之旅”…… 01 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要飞向更远的海、更深的蓝 舰载机飞行员是世界上 公认的高危职业之一, 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 选择成为“刀尖上的舞者” 孙宝嵩、王勇、杨勇、张超、艾群…… 他们当然明白其中的危险! 陆基飞行,战机减速后才稳稳降落, 舰载飞行,舰载机却要在 时速200多公里时瞬间减至0, 近似于一场“人为坠机”。 1967年,国外的一次舰载机事故,导致134人死亡,27架飞机被毁,43架受损严重。 不仅之前的飞行经验用不上, 每个人都十分清楚, 若想从千里之外瞄准 像一张邮票般大小的航母, 并精准地挂上拦阻索, 这需要在降落的数十秒内完成上百个动作, 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 只有一个字:练! 可是,正当整个团队信心百倍地 朝着真正在航母上起降的梦想越来越近时, 他们却突然遭遇了一段至暗经历。 2016年4月6日, 在歼-15战机训练任务中, 曹先建所驾驶战机突然失去控制。 生死关头, 他的本能反应是挽救战机, 几次操作无效之后, 由于已经错失了逃生时机, 他重重地砸在了海面上, 这次事故导致曹先建腰椎爆裂性骨折, 胸椎、尾椎等严重损伤, 现实没有留给队友们太多时间去悲伤。 带着沉重的心情, 他们再次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之中。 可谁也没有想到, 短短21天之后, 一场更大的灾难突然降临…… 2016年4月27日, 张超驾驶战机着陆时, 机头突然失控上仰, 飞机瞬间离开地面。 危急时刻,张超想的同样是挽救战机, 但不幸以身殉职。 王勇是眼睁睁看着 张超摔在自己眼前的, 艾群更是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每天我们两兄弟一起出门, 突然有一天只有我自己回到宿舍, 却没把弟弟带回来……” 眼看着就要发起最后的冲锋, 可现在一切都变成了未知数。 曹先建和张超的遭遇 如乌云一般笼罩在团队之上。 团队停飞一个多月了, 如果任由负面情绪蔓延, 队伍将很难再站起来。 “不管付出多大代价, 舰载机上舰的前进脚步决不能停, 我愿意成为第一个人。” 在相关部门完成技术调查和论证后, 团队骨干孙宝嵩决定带头飞行。 他驾驶战机冲上云霄, 推杆,调整弓角, 飞机沿着标准下滑线呼啸而过。 这次飞行, 重新点燃了团队的信心! “张超倒在了成功前的最后几步上, 我们必须完成他没能完成的使命!” 2016年8月,他们带着张超的遗物, 驾驶着歼-15在辽宁舰起飞! 那一天,他们成功通过了 航母起降着舰资质认证; 那一天,他们终于成为了合格的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那一天,张超的室友艾群 走下悬梯后泪流满面, 他从口袋掏出张超生前用过的手电筒, 激动地说:兄弟,我们着舰了。 更让大家备受鼓舞的是, 身负重伤的曹先建, 在经历419天的康复和训练之后, 创造了只有中国军人才能创造的奇迹, 他以顽强的毅力和绝不服输的战斗品质, 成功在辽宁舰起落, 与战友们继续并肩作战。 忠诚、无畏、披荆斩棘, 共和国第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们, 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历史与荣光, 他们即将开启的 是另一段伟大光荣的新征程! 02 “时代选择了我们 我们决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2018年4月12日, 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 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 那一天,48艘战舰整齐列阵, 76架战机搏击海天, 10000余名官兵雄姿英发。 习主席在阅兵式发出了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动员令。 飞行教官团队组建大会上, 王勇从戴明盟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军旗。 张超的战友们、 这群刀尖舞者们明白, 共和国要他们成为在刀尖上领舞的人, 就必须把自己锻造成王牌中王牌, 刀尖上的刀尖! 组建之初, 他们坚持边训练、边总结, 每天下了训练场就上另一个“战场”: 丁阳、曹先建等教官 “客串”训练参谋, 从最基础的训练计划开始逐级完善; 祝志强、罗胡立丹、杨勇等教官 担任课目负责人, 逐个专业攻关破难; 王勇、艾群等教官 针对桥梁、风车、电线杆等 可能危及低空飞行安全的障碍物, 逐一进行标注,精准测算每个数据, 终于形成一条安全科学的低空航线…… 为确保编写教范资料的科学和准确性, 他们常常为了一个数据, 一次次激烈争论, 甚至吵得不可开交。 为了精确测算出飞机的极限性能和数据, 他们更是亲自挑战边界条件的飞行。 “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把标准建立起来, 新一代飞行员才能站在更高起点上 去和世界一流海军抗衡。” 正是靠着这股咬定目标不放松的韧劲, 正是靠着搏击海天的血性担当 和“拎着脑袋干事业”的英勇无畏, 他们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 先后制订多种大纲教范, 规范组训流程, 开展培养模式研究, 空域精细化管理等重难点任务攻关, 将一个个“首次”和“第一”; 写进航母舰载飞行事业的大事记里: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时间大幅缩短,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生长路径、 培养链路全面贯通,飞行员教官群体 闯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 舰载机人才发展之路。 03 升空就是作战 起飞就是迎敌 教官丁阳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 练兵备战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们练习的标准只有一个, 就是完美! 最让丁阳感动的是, 为了无限接近完美这个目标, 学员们都非常努力, 经常早上4、5点, 模拟器前面就排长队了, 还有人晚上抱着被子过来“飞”的; 模拟机油门连接处的部位, 正常使用周期是三年, 但在这几个月就得换一次。 眼前的这一幕幕,不止丁阳, 很多教官都非常感慨: 我们为舰载机事业拼尽全力的时候, 年轻人同样也在拼命地练拼命地追。 王勇是学员口中出了名的 “黑面教官”, 学员在飞行上的任何问题, 哪怕是毫厘偏差也难逃他的眼睛。 王勇 舰载机飞行教官 2019年,一次在陆基着舰的训练过程中, 学员张宇亮手上一个 下意识细微动作, 被王勇严肃地指出来: 在战斗中,毫米级的偏差, 可能造成的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后来,张宇亮迎来了人生的 第二次高考——昼间航母起降资质认证。 接过认证证书的那一刻, 王勇拍拍他的肩膀,说:欢迎加入尾钩俱乐部! 然而,王勇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成为舰载机飞行员 还不等于战斗员!” 从能上舰到真正能打仗,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飞出“战味”, 必须将实战思维融入到 每个课目、每个架次、每个动作中。 在训练过程中, 大家始终坚持一个理念: “升空就是作战,起飞就是迎敌!” 在一次航线课目训练中, 一名学员驾驶战机刚起飞不久, 海上雾气越来越浓。 想到实战不会有预演, 学员们必须学会处理突发情况时, 孙宝嵩当即决定改换训练课目, 下令“转入复杂气象训练课目”。 近年来,钻山沟、低空突防…… 这些实战化课目, 相继出现在训练场上。 在一步步迈向打赢的征程中, 教官们不断播撒着实战的“种子”, 在“刀尖”磨砺“尖刀”,在“和平”准备“战斗”! 从陆基到舰基,从单机到编队, 从近海到远海, 今天,中国的舰载机飞行人才队伍 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壮大发展着, 航母“尾钩俱乐部”的照片墙上, 从最初的5张照片, 到现在密密麻麻挂满整片墙。 在这条饱含汗水、泪水、 血水的追梦之路上, 这个群体日益年轻化。 把使命扛在肩上,让梦想照进现实, 这群飞行教官如同利箭一般, 正带领着越来越多的“刀尖舞者” 守护在海空一线, 翱翔在远海大洋, 不断向新的领域发起冲锋。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 碧蓝的大海 见证了他们一路走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即使前路充满艰险, 他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今天,让我们记住这群在海天之上乘风破浪的身影 他们是书写奇迹的舰载战斗机飞行教官群体, 是为战育人的奋斗团队,更是叱咤海天的“飞鲨勇士”! 作者:佚名 来源:央视网
相关文章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