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香港7名警察被判入狱,再次将外籍法官推上风口浪尖。对比“占中”期间采取暴力手段破坏公共秩序、公共财物的黄之峰、周永康等“占中”分子的判决,人们纷纷质疑和抗议案件采取了双重标准,声誉素著的香港法院竟然也明显判决不公,该案主审法官杜大卫的外籍身份亦引起了舆论媒体的特殊兴趣和广泛关注,一时间“废除外籍大法官”、“香港法官本土化”成为热议话题。目前已有3名警察提起了上诉,上诉审中并没有规定必须要有外籍法官参与审判,迟到的正义或许有望得以伸张。 7名港警 这里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本文采纳了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林峰教授的定义和分类,外籍法官是指与香港没有实质联系的法官,而本土法官是指与香港具有实质联系的法官,与我们通常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一个普遍的共识是,那种渴望法官凭借自身素养,超越党派纷争,超越意识形态,无惧无畏,无私无偏地秉公判案,只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即便是受到全世界瞩目、为世人称道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也有党派之争、意识形态之别。因为法官也是人,而且是与政治权力关系密切的人。 况且,法律本身就具有政治性和民族性。法律其实就是共同体的生活,法律思想、法律理念、法律规则根植于共同体的生活。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振民教授曾指出,法律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法律是具有民族性的,它是有祖国的。同样是海洋法系,美国的法律与英国法律必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美国联邦法院法官甚至拒绝抵制引用英国的判例断案。 只有生活于、从属于同一共同体的成员,对共同体有着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公民才能较好地理解、执行乃至发展该共同体的法律。司法权理应由该国公民来执掌,司法官理应由属于该民族的成员担任,此乃天经地义之事,乃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遍观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像香港这样由外籍法官断案的情况,实在是极端个案。 香港基本法的妥协与争取法官本地化的努力 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分支,司法权的独立和完整是国家主权的题中应有之义。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而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所谓领事裁判权,就是外国人在中国领土发生纠纷,由该外国领事根据其本国法律进行裁判的制度。这被认为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破坏,至今我还记得高中历史老师扼腕长叹的情景。 其实外国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至少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后,1841年港英政府在香港开埠,将普通法制度引入并施行于香港。这种破坏是根本性全方位的,不仅法律制度是外国的,就连司法官也是外国的,唯独当事人是中国人。从此,在香港,外国人裁决中国人的命运成为常例,中国人裁决中国人自己的命运成为一种企盼。 世事的乖张竟延续了一百多年。这样的状况本可望在九七香港回归后彻底终结。九七香港回归是一场主权性革命,主权性的变革意味着司法权完整的收回,意味着在中国领土发生的纠纷应当由中国人来裁决,意味着外籍法官应当退出香港历史舞台。 香港基本法是一部体现了妥协精神的伟大法典,妥协性、务实性是其鲜明的底色。考虑到普通法制度已经在香港落地生根,出于对维护港人对回归后司法制度信心的需要,加之当时香港普通法人才缺乏,香港基本法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在司法权的完整回归问题上做了一定妥协。 其中重要的体现就是规定除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应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外,特区成立前在香港任职的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均可留用,而香港回归前的法官队伍,大部分是外籍法官。此外,基本法还规定可以从其他普通法地区遴选法官。 香港法官地位尊崇,待遇优厚,福利保障完善,也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域外法律人才。即使在香港回归后,香港的外籍法官队伍仍然十分庞大。除少数害群之马外,绝大部分外籍法官品行优良,才华卓越,为建立香港法治的国际性声誉,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在某地区发生的民众之间的纠纷,由他国或他地区的法官来裁判,这对该地区所属的国家来说,终究是情何以堪;而对该地区来说,尤其是对该地区的法律精英来说,即便不是一种耻辱,那一定也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刺痛。法官本土化是潜藏在港人内心热烈的吁求,是贴在脸上但又不敢轻易触碰的伤疤。 在港英政府租借香港以来,争取法官本地化的努力就未曾停止。但是由于港英政府诚意缺乏,港人对本土人士司法质素的不信任,以及本地法律人才欠缺等因素,香港法官本土化进展缓慢。回归后这种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都有相当一部分法官都是本土人士,相比之下终审法院本土法官所占比例偏低。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