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珠海特区报记者魏康  摄影 珠海特区报记者张洲


   在成为第二批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期间,斗门区重点推进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机制改革、农村组织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内容。

   斗门区按照城乡共美的建设目标,将深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列入综合改革内容,推动农村范围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城市看齐。

   结合建设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的实际,斗门区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将把全区农村分纯农村型、城郊村型、城中村型(旧村改造)三种类型探索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土地制度改革等内容。其中,纯农村型村的产业发展将是一大重点。

   3月9日,是斗门区莲洲镇南青村村民永难忘记的一天。当天,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现场会在莲洲镇举行,南青村作为我市首批整村发证的村之一,全村330户获颁新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拿到了这个小本本心里踏实了。”村民们朴实的话语,反映了土地在“三农”中的地位。拥有全市八成以上行政村、农村人口的斗门区自2014年成为第二批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以来,大力推进以土地确权为代表的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果。如今,完成第二批改革试验联系点使命的斗门区,正申报第三批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继续以改革的力量,破解“三农”问题,为全市全省农村发展探路。

   “必须坚持以综合改革推动农村发展!”斗门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斗门是农业大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斗门的农村水平代表着全市的农村发展水平。农村发展既要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又要破解人居环境不佳、生产水平低下等问题,需要将改革推向“深水区”。

   综合改革 今年完成18.8万亩土地确权登记

   据斗门区委农村办公室主任刘孝雄介绍,在成为第二批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期间,斗门区重点推进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机制改革、农村组织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内容。目前虽然上级部门对各项改革的评估尚未出来,但各项改革展现出来的效果,让刘孝雄很有信心。

   “像土地确权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工程,确权成果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目前我们所有需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村都已启动工作,已完成测量土地面积26.18万亩,占全区确权面积的85%。其中,完成确权面积15.5万亩。”刘孝雄说,土地确权工作的推进,为农村接下来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发展农村金融乃至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历史遗留问题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园林苗木种植为主业的莲洲镇石龙村在全市较早开展土地确权工作,也早早尝到改革的甜头。早在2010年,石龙村就开始了土地确权尝试,通过充分宣讲政策、听取村民意见等方式,获得村民认同,并实现统一调配部分村集体用地。结果,土地确权后短短数年间,石龙村不仅园林苗木种植不断壮大,调配出的土地还吸引来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的岭南大地生态度假项目。现在,石龙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生态村、和谐村。

   斗门农村综合改革中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机制改革、农村组织建设体制改革等也造就了一批“明星村”。其中,通过推行班子联席会议等制度、实施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等农村组织建设体制改革措施的白蕉镇虾山村,更是一下子由问题村成为先进村,村里的党支部还于去年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记者了解到,正申报第三批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的斗门区已经明确,今年将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内容,并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等命题。其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一大目标是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18.8万亩。

   公共产品 区级财政投1.1亿元建设新农村

   斗门农村综合改革走向“深水区”,会在更多方面得到体现。

   “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我们实现城乡共美目标的抓手。”斗门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斗门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农村的人居环境和公共设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而农村综合改革就是斗门区用来抹除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那只“手”。

   刘孝雄说,斗门区按照城乡共美的建设目标,将深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列入综合改革内容,推动农村范围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城市看齐。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教育方面斗门区投入2.1亿元完成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任务建设,投入约1.3亿元按省一级标准建设9所镇中心幼儿园,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现全覆盖,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级认定。医疗卫生方面,斗门区5镇1街均建设有1所卫生院(卫生中心),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农村卫生服务中心95所,全区100%的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开展家庭医生式团队服务。文化方面,斗门区5镇1街文化站入级率达100%,105个村居文化中心完成“5+2”标准化建设和验收,“十公里文化圈”初步形成。社会保障方面,斗门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并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8%。

   此外,为提升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斗门区大手笔投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100%无公害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自然村全覆盖。

   据了解,今年斗门区区级财政将投入约1.1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斗门农村综合改革将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动省、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其中,今年的一大举措是实施农村房屋外立面改造。

   “农村风貌建设容易出现‘有新楼房,没新农村’的局面,更难谈留住乡愁了。”刘孝雄说,斗门区实施农村房屋外立面改造,首先将由政府统一请专业机构设计出岭南风情、客家文化、水上风情三种风格的建筑,然后通过政策奖补的方式,引导村民选择属于自己村的风格进行改造。

   产业发展 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

   3月17日下午,一场插秧比赛在白蕉镇盖山村举行。参赛的农民们分为机械插秧和传统插秧两个组,进行技能大比拼。最终的优胜者,还获得市、区领导现场颁奖。

   一场插秧比赛,为何如此隆重?其背后反映的是全市对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视。农村产业发展直接关乎改革成败,也是农村综合改革需要服务的内容,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题之一。

   刘孝雄说,结合建设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的实际,斗门区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将把全区农村分纯农村型、城郊村型、城中村型(旧村改造)三种类型探索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土地制度改革等内容。其中,纯农村型村的产业发展将是一大重点。

   种养业是斗门区纯农村型村最典型的业态,也形成了白蕉海鲈、横山粉葛等知名农产品,其中白蕉海鲈更是珠海首个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约四成。过去,尽管白蕉海鲈味美质优,但却经常出现滞销局面。究其原因,一是白蕉海鲈在外名头不够响,市场开拓不力;二是产品单一,农户们长期是售卖生鲜白蕉海鲈,而生鲜产品对外运输成本过高,进而导致产品竞争力低。

   针对这种局面,近年来斗门区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白蕉海鲈的宣传推广力度,每年多次组织企业外出开拓市场,还引进多家深加工企业进驻开发出冰鲜海鲈、海鲈酱、海鲈鱼柳等产品,由此使得白蕉海鲈真正成为给养殖户带来财富的“致富鱼”。

   “未来我们将加大力度打造斗门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奖补等方式,树立更多白蕉海鲈这样的名牌标杆。”刘孝雄说,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经营,是斗门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升级”种养业的同时,斗门区还将继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庄等农村新业态。“在浙江莫干山,一家民宿里的一张床铺,一年最高可以带来超过10万元的利税,乡村旅游的前景太诱人了!”刘孝雄说,斗门区有优美的山水风光,有厚重的人文历史,乡村旅游也有相当基础,深挖潜力大有可为。记者了解到,斗门区委农办和旅游部门已在谋划出台鼓励乡村旅游、特别是民宿项目发展的措施,还计划在莲洲、斗门、白蕉三镇布局发展休闲农庄。


来源: 珠海特区报

Tags:斗门 门今 今年 年新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