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钢”,这是位于包头的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校训,也折射出这座城市深厚的工业印记。包头这座老工业基地,如今正以职业教育为纽带,架起中蒙增进友谊的桥梁。

  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电工实训基地,中蒙两国学生相互协作、互相鼓劲,“现场演示+实时讲解”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电工实操能力。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两国学生正在为毕业设计课题如何更好运用于实际,反复打磨细节。蒙古国留学生将包头课堂里学到的先进采矿、污染治理等知识技能带回本国,成为推动蒙古国现代化建设的“跨国工匠”。

  因技能结缘、因合作相知。这场教育携手,是双向滋养的旅程。当蒙古国学生跟着中国同学体验中国文化习俗,教科书上的“中国印象”化作了触手可及的温暖。校园晚会上,蒙古族长调与山西民歌和弦共鸣,马头琴的旋律里融入呼麦与古筝的对话。这是技术和知识的共享,更彰显彼此尊重、平等协作、共同成长的文明相处之道。中蒙之间搭建起的一座座教育合作桥梁,承载着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夯实着两国人民相知相亲的友好根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7日 17 版)

Tags:造就 培育 更多 跨国 工匠 友好 友好使者 好使 使者 记者 札记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记者手记丨在中俄博览会感受合作的温度
  • ·推动商贸文旅互利共生 促进不同文明相知相融(记者札记)
  • ·王东明出席《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4周年纪念招待会
  • ·王东明出席《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4周年纪念招待会
  •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纪念《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4周年
  • ·中国驻朝鲜使馆举行纪念《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4周年招待会
  •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纪念《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4周年
  • ·记者手记丨极端酷暑推动改变欧洲空调普及观念
  • ·刚买“超前点播”,盗版剧就上线了 记者调查盗版影视资源肆虐现象
  • ·培育壮大独角兽企业群体 引导耐心资本投硬科技
  • ·记者手记丨从日本教科书上的卢沟桥事变谈起
  • ·马达加斯加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到访
  • ·塞舌尔总统:中国援塞医疗队是塞中友谊的桥梁和使者
  • ·中国绿色创新释放更多红利(国际论道)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将打造更多优秀文化和旅游项目
  • ·记者手记丨美国关税政策使加拿大“汽车城”遭受前所未有冲击
  • ·记者手记丨美国关税政策使加拿大“汽车城”遭受前所未有冲击
  • ·中泰建交50周年友好大会在曼谷举行
  • ·记者手记丨“请让老祖母的心获得治愈”——写在菲律宾马帕尼克慰安妇聚会之后
  • ·列国鉴·美国丨记者观察: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冲击与影响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