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万象4月28日电 记者手记|中国新能源车成老挝街头常客

  新华社记者赵旭 赵婧怡

  近年来,比亚迪、奇瑞、极氪等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渐成老挝各大城市街头常客。凭借质量过硬、设计新颖和配置丰富,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渐在这里站稳脚跟。

  受货币贬值、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近几年老挝消费者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中国车企则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风向,通过整车出口、关键零部件供应、完善充电配套服务等全产业链布局,快速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如今,驾驶一辆新能源车不仅在首都万象畅行无阻,距离首都百里之外的琅勃拉邦、沙湾拿吉等地也在加速构建充电网络,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担忧正被快速化解。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老挝公司日前调查显示,中国汽车在老挝的新车销售份额从2020年的约5%迅速攀升至2023年的19%。老挝的新能源汽车进口量在2021年之前几乎为零,但仅一年后就占到汽车进口总量的9%,2023年这一比例又升至15%。这组数据反映出,当地逐渐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显身手的舞台。

  在今年3月的万象新能源车展上,中国品牌表现亮眼。某中资车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以中国品牌参展车为例,单一车型在老挝的单店月销量可稳定在十几辆左右,“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优质品牌和口碑的代表,获得越来越多本地车主和家庭的青睐”。

  万象汽车市场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德登萨万·胶马尼翁表示,2024年老挝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是历年最快的。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主要看重其高性价比、现代化设计以及出色的安全性能,中国新能源汽车尤为受欢迎。为推动这一趋势,老挝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城市、主要公路沿线及其他省份新增更多充电站,未来老挝新能源车市场将快速增长。

  从中老铁路等基建项目落地生根,到中国新能源车源源不断“驶进”老挝;从老挝政府对“中国技术”的信赖,到民众对“中国智造”的选择,中国相关产业的硬联通与软实力在老挝经济社会同频共振。如今,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湄公河畔开辟出新赛道,用绿色理念铺就一条全新产业路。

Tags:记者 手记 中国 新能源 能源 老挝 街头 常客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新华全媒+丨跨越山海的战火情谊——回望中国抗战时期的世界印记
  • ·中东战地手记丨在自己的土地上感到恐惧、不安和愤怒——约旦河西岸见闻
  • ·全球瞭望|《自然》网站:中国AI模型“又一个DeepSeek时刻”
  • ·记者手记丨一家百年日企的中国新旅程
  • ·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在京举行
  • ·记者手记|美国花旗参农的关税烦恼
  • ·中国代表敦促国际社会采取有力行动缓解加沙人道灾难
  • ·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 西班牙媒体:彰显经济韧性
  • ·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系列活动在拉巴特举行
  • ·中国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完成主补给线道路修复任务
  • ·中国“音乐之城”里的文明对话
  • ·共同的“路”将赞比亚和中国紧密相连(观象台)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供应链韧性的核心是合作 期待进一步融入中国创新生态——访美国安森美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马库斯·克奈费尔
  •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中国·南平“武夷竹立方”推介会
  • ·中国警队赴克罗地亚执行警务联合巡逻任务
  •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拟举办相关活动19项
  • ·中东战地手记丨在自己的土地上感到恐惧、不安和愤怒——约旦河西岸见闻
  • ·中国东方航空开通上海至哥本哈根航线
  • ·援摩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系列活动在拉巴特举行
  • ·“双向奔赴”带来活力 “贴心交流”传递温暖(记者札记)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