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周边游、民俗游以及小众城市的“反向旅游”拉动国内旅游市场消费,“养生旅游”也引领了消费市场的新潮流,旅游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消费趋势。

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今年端午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测算,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人们出游意愿强烈,文旅市场供需两旺,多地消费市场表现活跃。

从“保温杯泡枸杞”的日常养生,到愉悦身心的康养度假,人们的健康需求和旅游观念不断升级,康养旅游正在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新风向。飞猪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假期,成都周边新晋日游目的地德阳、新疆北部环线必经的博尔塔拉、克拉玛依,被称为有“隐世之美”的郴州等小众目的地预定量增长迅速。

近年来,各地接连推出养生旅游项目,为游客打造一场身心愉悦的旅程。近日,山东“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正式启动,邀请游客观赏精品杂技剧汇演,品尝黄河鲤鱼等东阿特色美食,亲身体验东阿阿胶等中医药文化。苏州的吴门医派则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康养民俗体验,其特制的驱瘟避邪香囊和醒脾汤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绿色生态游也成为文旅市场的新热点,依托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浴、山水徒步、有机农庄体验等活动深受游客喜爱。据《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5.31亿人次。今年端午节期间,江苏省宿迁市推出“绿游宿迁”生态文化精品体验线路,从湿地之都到醉美酒都,从水美田园到林海花乡,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的别样体验。

“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这在文旅产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表示,在当下,人们对文旅消费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释放出对沉浸式文旅体验的巨大需求。

如今,人们所热衷的文旅消费不仅仅是“体验民俗”,更是“文脉传承”。在刚刚过去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中,各地博物馆成为“国潮”旅游的好去处。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的“忽而今夏,岁岁安康”游园活动,集文艺表演和多种传统文化体验项目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从“赛博养生”的Z世代年轻人,到引领“银发经济”的中老年人,养生旅游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宠”。在云南丽江,年轻游客可入住梅里雪山雪景房、徒步穿越明永冰川、漫步森林公园、观景日照金山,感受一场解压之旅;在广西南宁,中老年游客可以探访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泛舟百鸟岩感受水上芦笛岩的光影变幻、漫步北海银滩和原生态火山岛屿,享受悠闲的慢生活。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应有之义。”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健康旅游将是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新时代的新增长点,要大力扩大健康旅游的观念推广和理念导入,加大数据、科研、教育领域中的公共投入,培育健康旅游的市场主体,扩大健康旅游的国际合作。(王檬对本文亦有贡献)

Tags:健康 假日 经济 升温 消费 激发 发文 市场 动能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